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练习题及答案

A.夺取十月革命胜利 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C.推动工业化建设 D.对付美国的“冷战”

17.“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材料主要论述了新经济政策( )D

A.实施的背景 B.实施的内容 C.实施的过程 D.实施的结果 18.1921年,苏俄面对困境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新”在何处?( )D

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国家干预经济

C.允许资本主义经济无限制的发展 D.利用商品、市场等手段建设社会主义 19.右图反映的是20世纪20年代初俄国工农大众生活恶化的情况。面对此景,列宁沉痛地说:“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联系所学知识,对列宁这句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C

A.应该禁止商品自由交换

B.资产阶级的统治思路更符合俄国国情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做法必须改变 D.坚决退出世界大战是错的,应该让德国做出赔偿

20.1921年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现成办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 )D

A.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

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实施新经济政策

21.蒋经国曾描述20世纪20年代在苏联求学的见闻:莫斯科满街都是小商人的店铺,商店有国家和私人开办之别。外国资本家还可以经营中小企业,由此可知,当时苏联正在实行( )D

A.罗斯福新政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三大改造 D.新经济政策

22.右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其中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产量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D A.俄国农奴制废除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

C.新经济政策实施 D.斯大林模式推动 23.引起右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B

A.发展商品经济 B.实行农业集体化

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24.《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

A.斯大林体制 B.二战的影响 C.与美国军备竞赛 D.西方国家封锁

25.某班举行辩论会,图3所示为双方辩手的主要观

点。据此判断辩论会的主题是( )D A.农奴制改革的利弊 B.罗斯福新政的利弊

C.马歇尔计划的利弊 D.斯大林模式的利弊

2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C )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按照五年计划组织经济建设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这说明( )A

①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 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③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