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业务学习资料集锦

实能给学生打下良好的精神底色,但总的来说这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学的。问题都是老师提出来的,学习过程是老师自己掌控的,学习目标也都是老师自己设定的。整个学习过程学生一直在老师设定的思维框架内活动,并没有真正地自主学习。我想课改的春风只是拂面而过,并未滋润老师的心田。许多教师讲先进的理念头头是道,但教学行为却不能有效地体现理念的更新,课堂的“过程与结构应该有更大的突破——核心是学生学得更加主动,要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要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我记忆深处有一位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他在教《风筝》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几分钟后,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不理解垂头丧气。”我就等着看这位老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时老师既没有告诉他答案,也没有请其他同学帮助他,而是说:“把含有这个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生:“我们没有找到‘幸福鸟',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老师先请大家齐读,再问同学:“我们想找到幸福鸟吗?找不到会怎样呢?”同学们纷纷回答:“很想找到,找不到会很扫兴、伤心、沮伤。”这时学生知道了垂头丧气的意思,并且知道了它是一个描写情绪的词。这位老师接着问同学,你会用这个词说一句话吗?学生脱口而出:“在秋季体育运动会上,八百米决赛,我没有夺得第一名,垂头丧气地离开了赛场。”我们来看这个教学过程,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问题成果的过程。其实让孩子经历寻求答案的过程,也是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很赞成苏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我们要给孩子提供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老

师要加强服务意识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充满活力的课堂就应该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让学生经历过程,在过程中领悟和体验,在学法中提高和发展。只要你认准了方向,坚定了立场,就要付诸行动,也一定能收获流光溢彩的成功课堂。

谈到这里,笔者不仅想起在小区溜达时,听到两个孩子的对话,一个孩子手举着一个崭新的汽车玩具对另一个孩子说:“红红,我们不是说好的今天都拿新汽车玩具吗?”另一个孩子说:“我妈妈说,让我收拾鞋柜一个礼拜,才能给我买。”我不仅对那个孩子的妈妈竖起大拇指,她没有让孩子那么容易的就得到想要的东西,而是要他通过劳动获得玩具。看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他却教给孩子一种思想,必须付出,才有收获。多么高明的家长啊!她深谙我们中国的古语“授之一鱼不如授之一渔”之道,传授给孩子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孩子学习知识的方法。如果我们为了分数而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权利,岂不是“因噎废食”?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而是构建知识的过程。在研究性过程中,学生更是阅读活动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在教师指导下,广泛联系个人已有知识和个体生活经验之后生成的。每个学生的探究都会有其不同于他人的感悟和发现。这也正是我们带入阅读课文中的东西,这种东西有时比课文中得到的东西更重要。因此,教师对于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个性化的表达,必须抱于乐观的态度,而不能用僵化的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阉割了他们十分可贵的富有灵性的发现。”为了引领学生走上自读、自悟、自练、自得的学习道路,教师要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营造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

11、走进杜郎口

近年来,杜郎口中学因为创造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成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纷至沓来。1月12日,我们一行5人到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作为一线教师,我真实的感受到了这所农村学校教学改革的浓浓气息。真正体会到了杜郎口中学的“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的特色。

杜郎口中学地处偏僻的乡野间,周围没有繁华的市区,也没有热闹的街市。没有外因影响学生,我想这也是学生们踏实学习的重中之重的原因。

走进杜郎口中学,感受最深的是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随处可见提示性的标语,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块黑板都会说话,连楼梯台阶都会说话。更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