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上传稿)

关于X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几点思考

一、XXXX公司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XXXX印务有限公司是XXXXXXXX工业有限责任公司、XXXX公司与香港XXXX公司于19xx年合资兴办的专业从事设计、制版、彩印和特种后加工处理的大型包装彩印企业。截至到今年10月初,XXXX公司员工1131人,按照用工性质划分:XXXX身份员工214人,XXXXA类(享受XXXX员工待遇)131人,XXXXC类(家属子弟、军转人员)117人,港方派员3人,人事代理员工379人,劳务派遣63人,临时工224人;按照劳动合同签订主体划分:与XXXXXXXX签订为214人,与XXXX公司签订为851人,与港方签订为3人,与XX公司签订为63人(劳务派遣人员)。

二、困难和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战略引导、战略驱动、战略约束。概而言之,就是通过长远正确的谋划贯穿到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之中,体现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上。只有这样,才可能保持人力资源管理的连续性、持久性、动力性。XXXX公司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人才管理与引进将遵循立足企业发展需要和合理储备相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和安置稳定相结合、管好员工和搭建平台相结合,在三个原则基础上加强四个方面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期间,相继出台了系列程序文件与规范制度,基本形成了一套符合当时管理需要的人才养成战略与员工职业成长体系。随着国家烟草工业格局的急剧变革,XXXXXXXX的成立标志着多元化经营企业管理体制的重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外部环境与政策依据完全转变,烟草工业多元化经营企业的职能职责随之也发生重大转移,从“安置主业富裕人员”向“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XXXXXXXX维稳大局,成为烟草工业新的增长点”全面转变。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持和配套的权责机制,企业主动性不强,创新步伐滞后,适应新形势、解答新问题、缓解新矛盾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和指导思想迟迟未能出台,由此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主业转型调整过程中灵活性偏弱、适应性较差的弊

病逐步显露。

2、人力资源管理缺乏自我约束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是确保人力资源管理高效运行的基础。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约束机制不仅是企业形成合力的基本条件,也是员工自律的保证。XXXX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年来始终处于不断改革探索的过程之中,同时受到新旧体制的挤压,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其效能与作用可想而知。这种模式的不足表现在自我约束缺乏,机制建立滞后,落后观念与先进观念碰撞剧烈,制度运行与行为干扰冲突,优势资源与劣势资源对抗,有序与无序争锋……以上表现充分反映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先天性缺陷与后天性局限。由此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3、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企业特色。人力资源管理的不竭动力源来自于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而核心价值及其价值体系的养成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企业只有通过各种形式、渠道,借助多种手段,进行教育、灌输,让员工感悟、体验,使企业文化逐步融入员工的思想,才能最终形成扎根于心底的对员工行为起基本支配作用的观念。这一切需要时间,需要坚持,更需要创新和超越。XXXX公司十多年积淀形成的企业文化具有较为浓厚的行业与企业特色,与XXXXXXXX母文化体系、XXXX卷烟厂子文化体系缺乏一定的承继与发展,与当前体制下管理者对多元化经营企业的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特别是近年来主业分流和安置人员的大量涌入,使原本各种思想碰撞相对活跃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不同性质员工之间、新老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互信式微,企业文化的感召力弱化,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很难有效统一于企业文化大旗之下,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缺位、效能低落的危机渐现。

4、人力资源管理缺乏主体意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人性化管理的种种手段,以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使员工对企业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员工自觉地为企业作贡献,由此实现自身的价值,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格局。由于历史的、体制的诸多因素影响,多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题与矛盾,已经深入到企业机理机制的方方面面,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发挥,部分员工的主体意识已弱化到令人堪忧的程度,企业与员工的认知差异加剧,员工与企业的纯经济关系趋势显露,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也越来越淡薄。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体效能的发挥,影响到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的升华,影响到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精髓的凝练与形成。

三、原因和分析

1、体制改革滞后,挤压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空间。烟草工业整合形成的格局,是产业规模化、市场国际化、竞争白热化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更是烟草行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几年来,相对于主业管理体制的逐步规范与完善,多元企业的部分体制改革尚未配套和成熟,尚未形成一个真正可供企业灵活操作的空间。从目前管理机构对多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紧缩调控可以看出旧体制的惯性力量所在,同时,我们还能从诸多政策中窥探到其有形的、无形的手紧紧拽住多元企业。这足以使多元企业特别是XXXX公司这种合资性质的企业,在多重管理、多个利益主体的体制中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不仅如此,上层管理机构在推进多元企业市场化进程中,缺乏从管理体制到运行机制、从理顺企业内外管理关系到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的配套政策的同步实施,平添了企业制度创新的额外压力和迷惘,特别是在某些方面的模式、时间、过程的统一规定,更使企业在自主方面失去了应有的动力。这一切不可避免地使企业自我约束力减弱,依赖性加重,对未来的期望值降低,长远目标的持久追求弱化。

2、用工的复杂性,使人力资源管理难以形成统一的约束机制。此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XXXX公司经营管理层,即便是在以前企业具有独立人力资源管理权限的时期,也曾因此流失了不少优秀人才。尽管历届经营班子多次尝试摸索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和模式,皆因触及到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而无法继续。在这种管理模式与机制下,不同的员工在薪酬分配、职业成长、岗位竞争、管理约束等方面,很难确保统一、公平、公正。XXXX公司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大规模安置主业分流人员,从效果看,上级领导基本满意、分流人员基本满意、接收企业基本满意,皆大欢喜。然而,多达140余名的分流人员(还不含2年内安置的近60多名家属子弟和军转人员),对多元企业既有的管理思维、管理秩序、管理模式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分流人员待遇不变、岗级保留、优先上岗等政策的出台,既是多元企业贯彻上级要求维护大局稳定的必须之举,也是主业保持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必要之举。而由此形成的,分流员工如何融入新岗位新企业、多元企业又如何调整管理思路与方向、如何化解现有员工与新员工的思想隔阂等等问题,则需要多元企业耗费更大的精力、更长的时间来逐步消化和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自我调节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相对困难,内部竞争机制无法持续与常态化,导致各环节受此牵制变得相对短视,行为与举措的短期化趋势愈来愈明显。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