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建科配筋信息

三、配筋简图

配筋简图用图形方式显示构件的配筋结果,图形名称是WPJ*.DWY。如果是钢构件,则显示钢构件的应力验算结果。 右侧对话框功能说明: (1)构件信息

构件信息菜单是通用操作菜单,用来查看某个构件的详细信息,包括几何信息、材料信息、内力信息、设计结果等。该菜单在多种简图中都提供,方便设计人员查看。

构件信息文本文件的格式如下所示: (2)配筋率查询

可以查询各类构件主筋、箍筋(分布筋)配筋率,软件自动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序,双击表格可定位该构件在平面图中的位置,按住shift键选择起止行可以高亮显示该范围的构件。 (3)墙柱轮廓

该按钮用来查询墙柱配筋时的外轮廓,当配筋时选择考虑端柱或翼缘墙时,可通过该功能来查看实际配筋时的墙柱轮廓。 (4)墙稳定验算

用来查看墙稳定验算结果,分单墙肢和整体稳定验算两方面,并可查看整体稳定验算时的墙轮廓。整体稳定验算时,可考虑边框柱。 (5)显示取大

用来查看多塔自动分塔计算时,哪些构件分塔设计结果较大,并以紫色显示。该按钮在选择了包络设计、多塔取大、少墙框架取大参数后可用。 显示无对应:用来显示未找到对应关系的构件。 (6)围区统计

对于位移比、层刚度、各层抗剪承载力、各层框架柱承担的剪力、柱墙及短肢墙承担的倾覆力矩的比例等结构整体指标的计算,以前都是由软件自动统计输出,统计依据的模型只能是全楼模型。

配筋简图及各种三维图中增加围区统计菜单,用来人工选择全楼模型中的某一部分进行这些整体指标的统计,从而方便用户根据实际工程得到更合理的统计结果。

用来统计用户交互围区内的整体指标结果,如统计错层、开大洞等分块刚性板模型的位移比、剪切刚度、受剪承载力、倾覆弯矩等,在三维图下可统计多楼层指标。

在三维显示菜单(包括三维内力和三维配筋菜单)下可以进行全楼模型的显示,使用“选择显示”菜单,可人工用鼠标框选全楼模型的某一部分,当屏幕上只剩下用户选择的局部模型后,使用“统计当前”菜单,软件将按照当前的局部模型进行各层位移及位移比、各层剪切刚度、各层抗剪承载力、各层框架柱承担的剪力、柱墙及短肢墙承担的倾覆力矩的比例的统计计算及输出,输出的文本格式和Wmass.out相同。 (7)显示控制

可通过该按钮按构件类型显示设计结果。 (8)进位显示

该参数用来控制配筋结果显示时如何进位显示,如填1,则表示显示位数最后一位的后一位大于1时,显示数值最后一位将进位显示。 (9)率显红

该参数用来控制率大于多少时显红,设计人员可以根据经验填入最大配筋率,大于该输入值的率将显红。 (10)验算选项

点击该按钮将弹出如下对话框,用来控制钢构件最大应力比,很多设计人员从经济、安全角度出发,不想按照是否大于1作为应力比超限的依据,可以使用该参数控制最大应力比,大于该输入值的构件应力比将显红。 简图表达方式如下:

1、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梁、钢板混凝土连梁 其中:

Asu1、Asu2、Asu3 ——为梁上部左端、跨中、右端最大配筋面积(cm2); Asd1、Asd2、Asd3 ——为梁下部左端、跨中、右端最大配筋面积(cm2); Asv ——为梁加密区抗剪箍筋面积和剪扭箍筋面积的较大值(cm2);

Asv0 ——为梁非加密区抗剪箍筋面积和剪扭箍筋面积的较大值(cm2); Ast、Ast1 ——为梁剪扭配筋时的受扭纵筋面积和抗扭箍筋沿周边布置的单肢箍筋面积(cm2),只针对于混凝土梁,若Ast和Ast1都为零,则不输出这一行; Asx1、Asx2 ——分别为梁左、右端单股斜筋面积(cm2),只针对于混凝土梁,若Asx1和Asx2都为零,则不输出这一行; G、VT ——为箍筋和剪扭配筋标志。

XJ ——为斜筋配筋标志,对混凝土连梁有效。

软件输出的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都是按参数设置中的箍筋间距计算的,并按沿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箍率要求控制。

实际工程中,梁箍筋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一般是不同的,而软件是按照一种箍筋间距计算的,因此,如果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同,设计人员需要对软件输出的箍筋面积进行换算,比如输入的箍筋间距为加密区间距,则加密区的箍筋计算结果可直接参考使用,非加密区的箍筋面积需要换算。 对于钢板砼连梁,需要在前处理手工定义并输入钢板砼连梁的相关参数,主要是钢板厚度和钢板高度,支持按杆单元输入及开洞方式形成的连梁。按照《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CECS 230:2008的相关规定,钢板高度不宜超过连梁高度的0.7倍,软件在定义时不做判断,需要用户自行确定所输入的钢板高度的合理性。

对于定义成钢板砼连梁的梁,软件按《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CECS 230:2008第6.5节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并在构件属性中提示“钢板砼连梁”。 2、钢梁 输出格式如下: 其中: R1 R2 R3

—— 表示钢梁正应力强度与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1/f; —— 表示钢梁整体稳定应力与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2/f; —— 表示钢梁剪应力强度与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F3/fv。

对于组合梁: R1 R2 R3

—— 表示组合梁左、右端支座受弯承载力与弯矩设计值的比值; —— 表示组合梁跨中受弯承载力与弯矩设计值的比值; —— 表示组合梁受剪承载力与剪力设计值的比值。

3、矩形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柱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