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格局中的中欧关系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全球格局中的中欧关系发展

作者:孙椒阳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第22期

摘要:自1975年中欧建交以来,两国在30多年里经受住了时间考验,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颇多成果。当前,中欧关系正处于历史最佳时期,战略伙伴关系亦日臻成熟。中国与欧盟关系的显著发展是近年来世界事务中最重要的事态之一。作为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与欧盟在双边关系领域内构建了一种互利互赢的模式。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作为一种国际政治经济制度的综合体,不仅可以为中欧双方带来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而且可以在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欧关系;发展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一、中欧关系在各领域的新发展

(一)在政治领域,不断调整和提升的双边关系

中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正式承认以中国与欧共体的建交为标志,但在初期,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关系刚刚解冻,所以双方之间的了解颇为有限①。在冷战结束时期,中国与欧洲的关系主要受美苏关系这个大局影响,中欧双方都没有将对方放在外交关系优先考虑的位置,而是将其放到与超级大国关系的背景下来对待,因此当时中欧关系从未确立正式的方针与政策。中欧关系的大发展起始于冷战结束之后,欧盟最初的对华外交战略是作为欧盟对亚洲新战略的组成部分而出台的②。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及国际地位的提高,自2000年以来,欧盟亦将对华政策放置于重要的地位,中欧关系目前已成为双方全球战略的基本支柱之一。 (二)在经贸领域,合作快速稳步发展

中欧关系在过去三十多年间的迅速发展使其成为推动中欧经贸关系迅速发展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之一③。中欧建交初期,双边关系受两极格局影响很大,中欧经济交流亦非常低调。冷战结束之后,随着政治关系的改善,中欧经贸关系也进入历史最好时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系列法律文件保障了中欧贸易关系;中欧贸易突飞猛进,2004年以来欧盟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的首要贸易伙伴;在中国吸引外资方面,欧盟是中国第一大技术供应方和外国资本来源地;此外在财政援助合作方面,中欧之间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三)在科教文等其它领域,交流往来日益增多

中欧在科学、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往来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至多、逐步完善的过程。目前,双方的合作涉及到诸多领域和部门。例如,在人文和社科领域,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欧盟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交流与合作有良好的基础。在军事领域,虽然欧盟与中国尚未进行过任何军事交流,但启动此类交流活动的计划已经处于草拟阶段,以补充欧洲各国单独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展的交流活动。

二、中欧关系演变提升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和世界格局急剧变动的国际环境

中欧关系之所以取得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因归因于目前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全球化是是商品、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跨国、跨地区流动。这种流动把全世界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各国在这一大市场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可以说如果没有冷战之后出现的全球化大发展亦不可能形成如今良好的中欧经济关系局面。此外,科技的进步也为中欧各自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给中欧关系带来了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稳健的中欧关系反过来也深化了全球的战略稳定和发展。

(二)中欧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双方发展关系的客观基础

国家间利益都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相较于美国④,欧洲与中国没有太多的战略分歧点,在许多国际议题上都存在着共识,相反双方在构建世界多级化的进程中有着广泛的共识及众多的合作需求,双方在经济上都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和依赖性,而且随着美苏冷战结束,这种利益契合也在不断增加。中国的发展需要欧洲,欧洲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由此决定了双方在国际关系上应当相互理解与支持,加强战略合作。 三、中欧关系的前景展望

总的来看,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势头是良好的,然而由于中欧属于不同的文化圈且双方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由此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领域,双方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和冲突⑤。因此,在客观分析中欧关系现状、肯定双方关系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晰的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和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中欧关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欧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欧洲对华武器军售禁令问题;二是欧盟对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承认问题;三是双方经贸摩擦问题;四是中国的非法移民问题。 (二)影响中欧关系未来发展的若干因素

中国与欧洲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与制约。其中欧盟对华政策的战略取向是一个至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受美国影响⑥,欧洲对华政策的战略取向是期望中国能够通过变革最终放弃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此外中欧伙伴关系中存在着广泛的不对称性,这在政治经济领域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现的尤为显著。在社会制度的不对称想性则主要体现在欧盟屡次对中国民主化和人权的“关切”上。这一系列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中欧关系的正常发展给双方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新形势下的中国对欧洲战略思考

到目前为止,中欧关系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还是面临着诸多挑战与任务。我们应该清晰的看到,虽然双方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但关系中的积极因素始终是主流,只要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本着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五项基本原则,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矛盾,就可以趋利避害,使中欧之间的合作领域更加广阔,为中国的经济安全和现代化建设开创良好的国际环境。 为深化实现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加强双方之间的了解尤为重要。许多中国人对欧洲情况不十分了解,而欧洲人对中国更是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不知道中国的整体状况,存在诸多猜忌。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树立和塑造中国的真实形象、提升中国对欧洲政策的有效性,让欧洲了解和理解中国,应该成为中国外交政策中急需提高认识和大力解决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信随着中欧关系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必将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人类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中占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历史地位。 注释:

①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08-611. ②冯绍雷.欧盟:形成中的全球角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③刘德斌.国际关系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79-581.

④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⑤小约瑟夫·奈.张小明,译.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13-347.

⑥亨利·基辛格.顾淑馨,译.大外交[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