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汉字的魅力》同步练习 鄂教版(通用)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汉字的魅力》同步练习及答案

[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

◎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魅力( ) 娴( )熟 深谙( ) 亵( )渎.....( )

瑰宝( ) 漂泊( ) 脍( )炙( )人口 ...2.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他都一定不会忘记而且越来越娴熟地深谙自己的母语——汉字。 ....

娴熟: 深谙:

(2)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侨居法国时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 脍炙人....口:

(3)倘若借用这篇名文,只将“俄罗斯语言”一词改为“汉字”二字,该不会是对伟大作家的一种亵渎吧? 亵渎: ..3.揣摩语言:谈谈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1)“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魅力。”分析句中“几乎”一..词的作用。

(2)“从这儿迈开第一步,以后由幼年到少年,到青年、壮年,直到老年,他的一生都将同充满魅力的汉字做伴,依靠它浮游生活的海洋、知识的海洋和科技的海洋,..依靠它去扬起人生和理想的风帆,走过几十年岁月的每段征程。”文中的两个“依靠”..

强调了什么?

(3)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光明、明亮的意思)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 为什么这样说?你认为有道理吗? 4.填空。

(1)《汉字的魅力》是一篇科学 ,以富有 色彩和 色彩的语言,抓住汉字集 、 、 于一体的特征,举例说明了汉字的 。

(2)本文作者 ,原名 , 家、 家。 5.语言运用。

(1)用最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下段文字的总说句。(不超过10个字)(荆州中考题)

。一是点画的美。古人曾形容“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让人产生丰富生动的联想。二是用墨的美,书法用墨讲究枯、湿、浓、淡、轻、重,这让书法作品有了节奏与韵律的变化。三是结构的美。汉字笔画之间的穿插、组合、伸缩、呼应,千变万化,给书法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

(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在横线上写出其序号)(荆州中考题)

①语文,就是我的精神家园。②我在其中享受自然,体验人生,步入思想高地,领略无限风光。③我从事语文教育工作。④那种快乐,那种情怀,那种在母语家园里边遨游边吮吸雨露甘醇的自由自在难以言表。⑤我与它朝夕为伴——交往,对话,倾听,诉说。

[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

(一)课内精读

中文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人生几十年,一切身外之物,衣服、房屋、书籍、用具、庭院,都将发生许多次变异。新陈代谢,过时的淘汰了,破损的废弃了,家用电器、电脑不多久就要换代,人们都习以为常,毫不为怪。天地万物,只有语言文字是永远存在的。我们的汉字作为象形文字,集形象、声音和意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那种魅力。看到一个“míng”字,怎么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呢?

听到不少旅居海外的同胞谈过,走到某个偏僻的小城市,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当一种异乡漂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店招,三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我没有经历过这种体会,但我想不会是过分的夸张。 6.根据拼写汉字

xuàn( )丽 疲bèi( ) xí( )以 为 常

悲 痛 欲 jué( ) 无 边 无yá( ) 枯zào( )无味

7.联系上下文思考:画线句子的作用是

8. 从第1段中找出能概括汉字的特点与魅力的句子。用“ ”画出来。 9.选文第1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

10.选文第2段说明汉字具有什么魅力?运用什么说明方法?在具体说明汉字的精神魅力时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二)课外拓展(常州中考题) 有趣的“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