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9学年度教师发表科研论文、专着统计表-合肥学院 - 图文

217-222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Min Zhang, Xi Li, Wenjun Ding. Preparation of Chromium-rich Yeast. The 3rd Asian Biological Inorganic Chemistry Conference. 2006, p192. 吴茜茜(1).Production of Biodiesel Catalyzed by Immobilized Alkaline Lipase. 第二届亚欧环境技术与知识转化国际会议,2008年6月 吴茜茜(2).Review on Biodiesel Production by Immobilized Lipase. 第二届亚欧环境技术与知识转化国际会议,2008年6月 吴茜茜,穆文侠,吴克等.大孔树脂D101固定中性脂肪酶及其生物催化应用.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 吴茜茜,蔡敬民等.海洋真菌Fusarium sp. LD8岩藻多糖酶的液态发酵条件研究.菌物学报,2006,25(1):77-82 吴茜茜,蔡敬民等.功能性低分子量岩藻多糖的研究进展.生物学杂志,2006,23(3):4-7 陈向明,俞志敏,金杰,刘梅霞.山核桃外蒲壳无机成分的分析研究《分析实验室》,2007,26(8):45-47 陈向明,王华苓,马芹芬.山核桃外蒲壳提取物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性研究《中国粮油学报》,2007,22(6):109-112 CHEN Xiangming,YU Zhimin,JIJi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of Potassium Carbonate from Hickory Hull;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Vol.39 No.9 2008,68-72 CHEN Xiangming.YU Zhimin,WU Ke,JI Jie. Development in the Research 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Cathayensis.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European Enviornmental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Transfer. 2008-06:521-525. 陈向明,唐龙华,汪四美. 山核桃外果皮制备焦磷酸钾工艺条件的筛选. 经济林研究,2008,26(3):47-52 刘盛萍(1). Anaerobic Digestion Treatment for High Organic Content of Bio-Waste. 第二届亚欧环境技术与知识转化国际会议,2008年6月 刘盛萍.生物废弃物好氧处理中物质变化.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 刘盛萍,金杰,吴克.固含量对生物废弃物干式厌氧消化的影响.环境卫生工程,2008.16(5) 刘 斌(1).Lipase Catalyzing Fattyacid Methylester in Non-aqueous Phase. 第二届亚欧环境技术与知识转化国际会议,2008年6月 刘斌,蔡敬民,吴克. 纤维素酶对稻草秸杆水解的研究. 中国饲料,2007(5):33-34 杨红,刘盛萍,宋海峰.The case study on headstream classification of Household refuse made by Heifei city dwellers.第二届亚欧环境技术与知识转化国际会议,2008年6月 杨红,张凌云,汪志君.浑浊活性多酚与蛋白的结合反应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7年第9期 杨红,宋海峰,居萌.合肥学院北一区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实践初探.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樊家荣.黄山至塔岭和小贺至桃林公路的生态影响及其减缓对策研究.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年第1期 ISTP ISTP EI 70 ISTP 71 72 73 74 75 76 77 ISTP ISTP ISTP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胡庆国,张慜.间歇操作方式在厚层真空微波干燥中的应用研究.食品与机械,2007年第6期 胡庆国,张慜. Performame Evaluation of Vacuum Microwave Drying of Edamame in Deep-Bed Drying. Drying Technology. 2007,25(4):730-736. 饶睿. 当地大学生择业观剖析及建议.《考试周刊》2008年第30期 韦勇. 试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分裂及统一. 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3月、2008年第3期) SCI 韦勇. 韦伯经济伦理的道德生成机制及启示. 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10月、 2008年第10期) 阚劲松.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Strain KW2 Producing Alkaline Cellulase.第二届亚欧环境技术与知识转化国际会议,2008.06 沈晓武.康德的对象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08 晋 松.白茅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对铜胁迫的生理响应.生物学杂志,2010.04 杨 红.茶下脚料中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04 ISTP 宋建民.Prod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ellulases and xylanases SCI of 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 grown in pretreated and extracted bagasse and minimal nutrient medium M9.biomass and bioenergy, 2010.34 陈向明.山核桃外果皮黄酮提取液对小麦和绿豆幼苗的化感效应.西北植物学报,2010,3 陈向明.山核桃果皮醌的提取分离条件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02 李 赓.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考试周刊,2010.18 李 赓.响应面设计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金针菇多糖的研究.安徽农学通报,2010.23 金 杰.中性脂肪酶在凹凸棒石表面固定条件优化及其活性.太阳能学报,2010.05 金 杰.应用型院校生物与环境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生物学杂志,2010.02 陈 群.光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茯苓多糖硫酸酯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国中药杂志, 2010.22 EI 阚劲松.《基因工程》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安徽农业科学,2010.30 陈 群. 茯苓硫酸酯化多糖的制备及其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安徽农业科学, 2010.01 肖厚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改革.中国教育月刊,2010.06 肖厚荣.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 中国高教探讨杂志,2010.07 胡庆国.组织蛋白酶L及其酶学特性研究.合肥学院学报,2010.03 胡庆国.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践.黄山学院学报,2010.05 胡庆国.金针菇真空微波干燥动力学模型的研究.食品与机械,2010.05 胡庆国.大学开设《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食品与包装机械,2010.05 吴茜茜.响应面法优化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YT-10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工业微生物,2010.10 注:1、本表统计各岗位、各职称系列教师成果。 序号 1 2 3 姓名 肖厚荣 胡庆国 王中凤 专著名称,出版单位,时间,本人承担任务 生命的绿色曙光,轻工出版社,2006.03,独撰 备注 论著 工业化干燥原理与设备,轻工出版社,2007.02,论著 翻译其中第2、3、4、7章 《果蔬加工工艺学》(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教材 2007.12,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21-4027-6 副主编,编写第4、7、10章,共十万字 《食品工艺学》(“十一五”高等学校通用教材),教材 2006.11,中国计量出版社,ISBN7-5026-2497-X 参编第七章第二三节 《生物化学》,编写第一章,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07 《糖工程概论》,编写十二章,科学出版社,2010.10 《糖工程概论》,编写第十三、十四章,科学出版社,2010.10 《糖工程概论》,编写十五章, 科学出版社,2010.10 4 王中凤 5 6 7 8

肖厚荣 陈 群 吴 环 邓呈逊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