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微生物学生作业答案

2. 最适的生长繁殖温度就是微生物代谢的最适温度。( × )

3. 最低温度是指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下限。最高温度是指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上限。

( √ )

4. 通常一种化合物在某一浓度下是杀菌剂,而在更低的浓度下是抑菌剂。( √ ) 5. 在光学显微镜下,通过对细胞进行适当染色,也可计出某微生物的总数以及其活细胞数。

( √ )

6. 同步培养技术可实现利用群体材料来研究微生物个体各生长阶段发生的生物化学变化。

( √ )

7. 典型生长曲线只是单细胞微生物(不含放线菌和真菌)在定容积液体培养基中所出现的

生长规律。( √ )

8. 在生长曲线的稳定期中,细胞不再增殖,故群体中的细胞数目达到最高值且维持稳定。

( × )

9. 为获得最高发酵产量,在微生物的发酵全过程中,必须让微生物始终处于最适生长温度、

恒定的pH和通气条件下。( × )

10. 青霉素产量最高时的发酵温度并不一定等于该生产菌(产黄青霉)的最适生长温度。

( √ )

11. 在厌氧菌的细胞内,都不能合成SOD和过氧化氢酶。( √ )

12. 同一种微生物,其发酵生产某代谢产物的pH一般均与生长的最适pH相一致。( × ) 13. 微生物生长最适温度,是指其产代谢产物量或生物量累积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 ) 14. 在相同作用温度下,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的灭菌效果更好。( √ ) 15. 细菌芽胞最耐热,在加压蒸气灭菌条件下,一般要在120°C下处理15min才被杀死。

( √ )

16. 要杀死培养基中存在的细菌芽胞,只有用加压蒸气灭菌法才能达到。( × )

17. 采用加压蒸气灭菌锅进行培养基灭菌时,锅内空气必须彻底排尽才能提高蒸气温度。

( √ )

18. 磺胶是细菌生长因子对氨基苯甲酸的代谢类似物,故它对各种细菌性病原体有抑制作

用。( × ) 三、选择题

1. 发酵工业上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经常在( C )放罐以提取菌体或代谢产物。

A.延滞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末期 D.衰亡期 2. 专性厌氧微生物是由于其细胞内缺少( D ),从而不能解除分子氧对细胞的毒害。

A.BOD B.COD C.NOD D.SOD

3. 下列抗生素作用机制中,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是( D )

A.利福霉素 B.四环素 C.两性霉素 D.青霉素 4. 实验室常规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 C )

A.135℃—140℃,5—15秒 B.72℃、15秒 C.121℃,30分钟 D.100℃,5小时 5. 使用高压锅灭菌时,打开排汽阀的目的是( D )

A.防止高压锅内压力过高,使培养基成分受到破坏 B.排尽锅内有害气体 C.防止锅内压力过高,造成灭菌锅爆炸 D.排尽锅内冷空气

6. 在典型生长曲线中,细胞形态最大的生长期是在( A )。A.延滞期B指数期C.稳定期D.

衰亡期

7. 在典型生长曲线中,代时最短的时期是( B )。A.延滞期B指数期C.稳定期D.衰亡期 8. 在典型生长曲线中,细胞产量最高的时期是( C )。A.延滞期B指数期C.稳定期D.衰亡

9. 在典型生长曲线中,细胞形态最不规则的时期是( D )。A.延滞期B指数期C.稳定期D.

衰亡期

10. 作接种用的\种子\,最好取自典型生长曲线上( B )的培养液。A.延滞期B.指数期C.稳定

期D.衰亡期

11. 酿酒酵母的代时约为( D )。A. 20min B. 30min C. 60min D. 120min

12. 最适生长温度简称最适温度,它的确切涵义是( A )最高时的培养温度。A.生长速率B生

长得率C.发酵速率D.积累代谢产物量

13. 在自然界中,大部分厌氧菌归属于( A )。A.细菌B.放线菌C.酵母菌D.霉菌 14. 铜绿假单胞菌属于( A )。A.专性好氧菌B.兼性厌氧菌C.微好氧菌D.厌氧菌 15. 大肠杆菌属于( B )。A.专性好氧菌B.兼性厌氧菌C.耐氧菌B厌氧菌 16. 酿酒酵母属于( B )。A.专性好氧菌B.兼性厌氧菌C.耐氧菌D.厌氧菌

17. 消毒的目的是( B )。A.消灭一切微生物B消灭病原微生物 C.抑制有害微生物D.抑制生

物体内病原微生物

18. 在大型发酵工厂中,培养基的灭菌大多采用时间短、效率高的连续加压蒸气灭菌法,一

般可掌握在( D )温度下维持5-15s。A. 121°C B. 125°C C. 130°C D.135-140°C 四、名词解释

1. 二次生长现象:当培养基中同时含有速效碳源(或氮源)和迟效碳源(或氮源)时,微

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先利用完速效碳源(或氮源)后,再利用迟效碳源(或氮源)而出现两次生长的现象,称为二次生长现象。 2. 平板菌落计数法(colony-coun ting method)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活微生物个体数的常用计数法之一。把一定量稀释菌液浇注或涂布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内),经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单菌落,依菌落形成单位数(cfu)乘以稀释度即可求得试样中所含的活菌数。 3. 同步生长(synchronous growth)

同步生长是通过获得同步培养物的手段,使微生物细胞群体内的各个体都处于同一细胞分裂周期的特殊生长状态。

4. 典型生长曲线(typical growth curve)

定量描述等容积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一条实验曲线,称生长曲线。若接种的是少量纯种单细胞微生物,则其生长曲线会显示出四个明显生长期,此即典型生长曲线。

5. 连续培养(continuous culture)

连续培养又称开放培养。当微生物以单批培养方式培养到指数期的后期时,一方面以一定速度连续流入新鲜培养基和新鲜空气(指对好氧菌) ,并立即搅拌均匀,同时利用溢流方式连续不断流出培养物,使培养器内微生物长期处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连续保持指数期生长,借以提高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效率。

6. 生长温度三基点(three cardinal point of growth temperature)

生长温度三基点指某微生物生长温度的三个重要指标,即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

7. 兼性厌氧茵(facultative anaerobes)

兼性厌氧菌是一类主要生长在有氧条件下也可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特点是在有氧下借呼吸产能,而在无氧条件下可借发酵或无氧呼吸产能;细胞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例如一些酵母菌和许多细菌等。 8. 耐氧菌(aerotolerant anaerobes)

耐氧菌即耐氧性厌氧菌的简称。一类可在有氧条件下正常生长却不需氧,而仅借发酵和

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微生物。其细胞内存在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例如许多乳酸细菌。

9. 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 tion)

巴氏消毒法是由巴斯德发明的一种低温湿热灭菌法,一般在60-85°C下处理30min 至1.5s,主要用于牛奶、果酒等液态风味食品的消毒。 10. 间歇灭菌法(fractional sterilization)

一种适用于不耐热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一般将培养基放在100°C下蒸煮15min,然后置37°C下过夜(诱使残留芽胞发芽) ,次日再重复蒸煮、过夜,如此重复3d即可。 11. 石炭酸系数(phenol coefficient)

在一定时间内,某化学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效的石炭酸 (苯酚)的最高稀释度之比,称为石炭酸系数。一般规定处理时间为10min,供试菌为伤寒沙门氏菌。

12. 抗代谢物(antimetabolite)

抗代谢物又称代谢拮抗物或代谢类似物。一类在化学结构上与细胞内必要代谢物的结构相似,并可竞争性地干扰正常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它们具有良好的选择毒力,故可用作化学治疗剂。如磺胺类药物等。 五、问答题

1. 平板菌落计数法有何优缺点?试对浇注平板法和涂布平板法作一比较。 2. 试绘图说明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并指明各期的特点,及如何利用微生物的生长规

律来指导工业生产? 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生长曲线。分为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根据它们每小时分裂次数的不同。

延滞期的特点:第一生长速率常数为0,第二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第三细胞内的RNA 尤其是rRNA 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第四合成代谢旺盛,第五对外界不良条件如NaC1 溶液浓度、温度和抗生素等理、化因素反应敏感。工业生产要缩短延滞期:第一用对数期的菌种接种,第二接种量适量增大,第三发酵培养基成分和种子培养基的成分尽量接近。

指数期有何特点:第一生长速率常数最大,第二细胞进行平衡成长,第三酶系活跃,代谢旺盛。是用作代谢、生理等研究的良好材料,是增殖噬菌体的最适宿主,也是发酵工业中用作种子的最佳材料。

稳定期特点是生长速率常数等于0,这时菌体产量达到最高点,而且菌体产量与营养物的消耗间呈现出有规律的比例关系。

3. 为什么磺胺药对细菌有抑制作用而对人无此作用?

磺胺是叶酸组成部分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类似物,以至可以和特定的酶结合,从而阻碍了酶的功能,干扰了代谢的正常进行。磺胺的抑菌作用是因为很多细菌需要自己合成叶酸而生长。磺胺对人体细胞无毒性,因为人缺乏从对氨基苯甲酸合成叶酸的相关酶----二氢叶酸合成酶,不能用外界提供的对氨基苯甲酸自行合成叶酸,而必须直接利用叶酸为生长因子进行生长。

【第7章 微生物的生态】

一、填空题

1. 微生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微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的生物和非

生物环境条件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从宏观到微观一般可分10个层次,即生物圈,生态系统,群

落,种群,个体,器官,组组,细胞,细胞器和分子,其中前4个层次是生态学的研究范围。

3. 每克耕作层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大致有一个10倍系列的递减规律,从多到少为细菌>

放线菌>霉菌>酵母菌>藻类>原生动物。(次序不可颠倒)

4. 我国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标准是:每1ml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可超过100个,每

1L自来水中的大肠菌群数不超过3个。 5. 在自然界中存在许多极端环境,并进化出与这类环境相适应的各种极端微生物,如嗜热

菌,嗜冷菌,嗜酸菌,嗜碱菌,嗜盐菌,嗜压菌和耐辐射微生物等。 6. 微生物间和微生物与它种生物间的主要关系有五种,即互生,共生,寄生,拮抗和捕食。 7. 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共生如根瘤菌与植物,菌根菌与植物等;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共生如昆

虫与其肠道中的纤维素分解者,瘤胃微生物与反刍动物等;微生物间的共生如地衣等。 8. 自然界中产生抗生素最多的微生物类群是放线菌,尤其是其中的链霉菌属。 9. 微生物寄生于其他微生物的例子如噬菌体,蛭弧菌;微生物寄生于植物的例子如各种植

物致病菌;微生物寄生于动物的例子如各种动物致病菌。 10. 水体中因氮、磷元素过多而易造成富营养化现象,包括在淡水水域中出现的水华和海水

水域中出现的赤潮。 二、判断题

1. 土壤、水域和空气都是微生物的天然生境。( × )

2. 真菌与藻类,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属于微生物与微生物共生。( × ) 3. 地衣是菌藻共生或菌菌共生的典型例子,冬虫夏草是真菌寄生于昆虫而形成的一种名贵

中药。( √ )

4. 民间制作的泡菜就是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对其他腐败菌产生的拮抗作用才保证泡菜的风

味、质量和良好的保藏性能。( √ )

5.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是物质和能量的贮存者。

( × )

6. 湖水的“水华”或海水中的“赤潮”是由于水体中可溶性磷酸盐的浓度过高,造成水体的富

集营养化而出现的一种大面积环境污染现象。( √ ) 7. 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碳、氮元素含量过高,从而引起水体表层的蓝细菌和藻类过

度生长繁殖的现象。( × )

8. 在各种污水处理方法中,最根本、有效和简便的方法就是利用微生物的处理法。( √ ) 9. 微生物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微生物的个体与其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间相互作用

的规律的学科。( × )

10. 我国卫生部门规定,在1ml自来水中,细菌总数不可超过100个,每1L自来水中的大

肠杆菌数不可超过3个。( × )

11. 由于空气中不存在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故其中没有原生的微生物区系。( √ ) 12. 为筛选拮抗性放线菌,首选的取样对象就是土壤。( √ )

13. 在人体和动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中,以兼性厌氧的大肠杆菌的数量为最多。( × ) 14. 人和动物的正常菌群中还存在一些条件致病菌。( √ ) 15. 有些以无机材料制造的工业产品,如光学镜头和地下金属管道等是不会受到霉腐微生物

侵害的。( × ) 16. 凡属嗜酸微生物,其细胞内环境的pH和各种酶的最适pH却都在中性pH附近。( √ ) 17. 地球上90%以上有机物的矿化作用都是依靠\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完成的。( √ ) 三、选择题

1. 在较深的湖泊和水库等淡水生境中,厌氧光合细菌集中生长的区域是( C )。 A.沿岸区

B.浅水区C.深水区D.湖底区

2. 海洋是全球最大的水体,其中多数微生物的最适盐浓度为( A )。

A.约3% B.约5% C.约10% D.约30%

3. 良好的饮用水,每毫升其细菌总数不能超过( C )。

A. 1个B. 10个C. 100个D. 1000个

4. 我国卫生部门规定,每1L自来水中的大肠菌群数不可超过( B )。

A. 1个B. 3个C. 5个D. 10个

5. 在以下4种细菌中,真正称得上嗜酸菌即生长pH最低的是( D )。 A.嗜酸乳杆菌B弱

氧化醋杆菌C.薛氏丙酸菌D.氧化亚铁硫杆菌 6. 人体正常菌群与人类的关系属于( C )。

A.共生B寄生C.互生D.拮抗

7. 在下列4种微生物中,有一种非但不是条件致病菌,而且还可制成优良益生菌剂的是

( D )。

A.大肠杆菌B.脆弱拟杆菌C.白假丝酵母D.嗜酸乳杆菌

8. 在人体肠道中存在着大量正常菌群,它们的重量可占粪便的( B )。

A. 1/2 B. 1/3 C. 1/4 D. 1/5

9. 以下有一组细菌可用于制作微生态制剂的是( D )。 A.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B.乳杆菌和

大肠杆菌C.双歧杆菌和酿酒酵母D.双歧杆菌和乳杆菌

10. 一类可充分发挥秸秆等生物物质中蕴藏的饲料、燃料和肥料潜能的方法是( D )。 A.燃

烧发电B.填埋肥田C堆肥利用D.沼气发酵 四、名词解释

1. 微生物生态学(microbial ecology)

2. 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将这

些规律运用于实践的一门生态学分支学科。 3. 水体自净作用(water self-cleaning)

在自然条件下,快速流动、溶氧量高的水体,由于其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尤其是好氧菌对有机物的降解和氧化,原生动物对细菌的吞噬,藻类对无机元素的吸收利用,以及浮游动物和一系列原生动物通过食物链对有机物的摄取和浓缩等作用,保证了水体的洁净,称水体的自净作用。 4. 条件致病菌(oppotunist pathogen)

在微生态失调状态下,原先属于正常菌群中的一些非致病菌(如大肠杆菌、脆弱拟杆菌或白假丝酵母等)因伺机大量繁殖或转移至其他部位而引起宿主致病者,称条件致病菌。 5. 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

微生态制剂是依据微生态学理论而制成的含有有益菌的活菌制剂。它具有维持宿主的微生态平衡、调整宿主的微生态失调等保健功能。 6. 互生(metabiosis)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