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地理第四次周考
永丰中学2012-2013
学年上学期高二地理第四次周考 命题:张运才 审题:刘云峰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
井 井 沙地 草地 草地 甲 沙地 乙 图例 沙地 草地 井 水井 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描述与图示地区相符的是( )
A.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 B.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C.绿遍山原自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4.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大部分聚落逐步向地势较高的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 )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化范围扩大
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回答5~6题 5.湿润系数可能指 ( )
A.降水量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C.蒸发量 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6.分析材料中内容,题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①环境污染 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土壤退化过程 ④荒漠化过程 ⑤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
30000 20000
顷)10000
(公0
面积-10000 变化-20000 -30000 水田 旱地 林地 灌丛 建设 -40000
草地 用地 裸岩地 图例 前期(1973—1990年) 后期(1990—2002年)
7.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8.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2008年10月1日,《甘肃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件》正式施行。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沙源地之一。阅读资料回答9~10题
沙 漠 林 年份 石羊河年均径流入民勤年均径83漠漠 流量(/10m) 流量(/108m3) 巴 丹 吉 沙 1957 13.31 4.64 里 图例 金昌 河 格 民勤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