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2015版教案

附件四

教 案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教学单元 教学章节 教学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公共 基础课 教学对象 高职新生 任课教师 计划学时 苏宝珍 1学时 第五章 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第一节 社会公德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认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增强公德意识,真正成为一个有修养的新时代大学生。 把握社会公德的主要如何增强学生的公德意内容,增强公德意识,使教学重点 学生自觉地用道德规范自教学难点 识? 己的行为。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PPT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其时间安排 课程导入:看图思考问题 课件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我们的综合 通过图片。以 身工程为例,引起学生注意,引出新课内容 教 学 内 容 温故而知新 设计意图 一、简要复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习(1分钟) 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集体主义精 二、导入新 神 课(3分钟) 素质测评,和我大学生“修身工程”综合素质拓展先第一栏就是我们的个人品德,德育。德育在我们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中重要吧?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社会公德。 证书,证书里有德育,智育、体育、能力,素质。首大学生文明修 1

三、公共生一、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活与公共秩序(15分钟) 案例分析 杜女士与爱人在电影城观看电影的时候,接听电话的声音太大,影响了前排观众的观看,双方殴打杜女士的爱人。事件发生后,近90%的网民不同情被打的杜女士一方。 请大家讨论: 为什么大多数网民不同情被打的一方呢?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一)公共生活和私生活有什么不同? 特点:封闭性和隐秘性 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活动 种特定的生活领域。(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相对) (二)公共生活特征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公共场所和领域的不断扩展,村镇-网络 2.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媒体的及时报道 3.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人 4.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因此增加了更多的公共场所和设施 (三)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有序公共生活的意义: 案例分析让学生讨论后回答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思考。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不同? 总结公共生活和私生活区别 。 图片说明,直观 说明生活的特征 发生口角,对方叫 数名手持木棒的人,冲进电影城 私人生活: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主要领域。 和生活,它是相对于职业活动和家庭生活而言,一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2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 本保障。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图片讨论失去公共秩序,我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 总结: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定规则维系的人们。 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通过现实图片,让学生清楚的看到我们社会失去公共秩序将混乱不堪。 与学生一起总结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加分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公共秩序是维护公共生活所必须的秩序,是由一 二、公共生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活中的道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社会公德 规范(15分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钟) 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加分提问 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 1、人与人之间: 举止文明 尊重他人 2、人与社会之间: 爱护公物 维护公共秩序 3、人与自然之间: 热爱自然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