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一)规划认识

针对珍珠泉旅游度假区处于由观光旅游至度假旅游转型战略机遇期,规划重点发挥资源优势,力求达到保护和发展两方面的协调:一方面充分保护珍珠泉旅游度假区自然资源,维护其生态环境,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追踪旅游度假的需求,合理布局配套,提高珍珠泉旅游度假区吸引力和竞争力。使其既有绝佳山泉林湖美景,又有一流旅游度假设施,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文化气息交融。 (二)规划依据 1、规划依据文件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调整) 《南京市浦口区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 《南京市浦口区近期建设规划》(2004年) 《南京市旅游业“十一五”计划》

《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1994年4月) 《旅游规划通则》 (GB/T 18971-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江苏省旅游管理条例》(2004年) 2、规划参考文件

《南京市浦口区“一山三泉”地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老山风景区总体规划纲要》

《南京珍珠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3年4月、未批) 《南京市浦口中心地区概念规划》 (2006年)

《浦口区沿山大道一期两侧控制性详细规划》(2005年) 《浦口区沿山大道二期两侧控制性详细规划》(2005年)

3、规划相关文件

规划依据国家关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B1-1999等相关标准,并参考国内外一些发展较好的旅游度假区经验编制。 (三)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

充分保护珍珠泉旅游度假区风景资源,维护其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存,推动其可持续发展。各项规划设计均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和基础,确保做到规划建设无污染、无破坏。规划旅游度假设施融入优美如画的自然环境中。 根据景观环境评估结果,规划布局应尽可能保护好南北较高山体;建设用地则尽可能选择影响较小的丘陵低地,以维护珍珠泉旅游度假区的总体景观视觉环境质量不受破坏。尽可能保护好北部狮子峰、妙高峰、芙蓉峰、南部石人峰、寒云峰东南坡及山下水库周边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带,维护其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形成珍珠泉旅游度假区良好的生态基础。 (2)突出特色的原则

既要挖掘区内历史文化(如山水文化诗),又要突出山泉林湖美景,注重对湖光山色的展现利用,讲究规划艺术性。

整合、挖掘、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把最能体现特色的地带留出来作为核心游览区,尽可能使北部狮子峰、妙高峰、芙蓉峰、南部石人峰、寒云峰东南坡及山下水库周边景观视觉质量较好的地带强化景观特征,形成珍珠泉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吸引力之一。 (3)高起点、高品位原则

以建成国家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为南京国际化大都市配套,与国际旅游度假趋势接轨。

为占领旅游度假市场有利地位,建立旅游度假高端市场的优秀品牌,必须注意

规划建设项目类型的高起点;以高标准高品味来衡量和检验,做到观念先进、构思新颖;文化气质优雅。

把规划发展项目重点放在高档旅游度假项目上,与相对而言消费较低的大众娱乐形式区别开来,提高品位。 (4)以人为本的原则

从人的旅游度假行为和需求出发,注重人的活动与感受,在规划布局、规划标准等方面体现人性的思想。

根据游客和度假者对环境和功能的不同需求特点,合理分区布局,游览区主要选择景观优美,旅游资源集中的地带;综合娱乐区布置于东部沿山路入口附近;大型服务设施会议设施布置于中部交通便利、基地环境优美的地带;度假用地相对独立,设置于景观优美的丘陵水滨或是大型会议中心、高尔夫球场周边。道路及其它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考虑人的使用感受,注重整体旅游路线的节奏感和景点间的连续性;注重把优美形象的建设融入规划中去。 (5)可操作性的原则

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各方面的复杂情况和影响因素,规划在把握重点原则的情况下留有弹性,尽可能使规划在管理建设中切实可行。 (四)总体布局 1、景观关系

从国内外的旅游度假区发展经验来看,旅游休闲娱乐功能往往依托于优美景区或其它特色资源以形成旅游大氛围。景观关系对旅游度假功能的影响是总体布局基础依据之一。规划在景观环境评估结论基础上,在与浦口新市区协调塑造景观特色的基础上,优先考虑保护质量较高的景观资源,留出必要的景观视觉轴线。 景观视觉质量较好的地带,主要集中在狮子峰、妙高峰、芙蓉峰、石人峰、寒云峰东南坡及山下镜山湖中庄、石墙水库周边。规划布局应尽可能使景观视觉质量较好的地带强化其景观特征,形成珍珠泉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吸引力之一。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