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EWR)基础知识

100 1.0 0.8

平面波界限 Z1-Z2 = 6″

III

10 相位(度) 1

平面波界限 Z1-Z2 = 6″

II

Z1=30″ Z2 =24″

幅度比 0.4

Z1=54″ Z2 =48″

II I

Z1=30″ Z2 =24″

I

0.2

0.1

0.1

0.1 1 10 100 1000 0.1 1 10 100 1000

电阻率(欧姆米)

电阻率(欧姆米)

图4 作为电阻率函数的相位差和幅度比

(三)、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器的影响因素 1、响应界限和介电效应

1000

仪器读数大于10% 5%

相对介电常100 数10

限相位鉴别误差界工作区

衰减误差界限 1

I

1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 100 10 1 0.1 0.01

电阻率(欧姆米)

图5 EWR仪器的工作区

图5表示一种其参数对应于图4的曲线Ⅰ,Z1=30″,Z2 =24″,频率为2兆赫,具有一个90度相位探测器,其分辨率为0.25度的仪器的工作界限。在10000毫姆欧/米处的垂直线代表接收器有限动态范围的界限,对角线是被测介质的介电常数施加在电导率中的恒相对误差。介电常数的固定值往往引起电导率固定的误差,而与电导率的数值无关。电导率测量值的绝对误差与介电常数成正比。

2、井眼影响

如同声波仪器在井内的声传播一样,井内接收天线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有三种成分(忽略侵入作用):一是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的直达成分,二是由井壁反

6

射的成分,三是进入地层后的折射成分,如图6所示。很明显,只有折射波才是有意义的。

假设发射器到接收器的距离比起井眼直径要大,那么对于大多数有意义的情况,只有折射波能在接收器上做出有效的贡献。若井眼电导率ζ1远大于地层电导率ζ2,则反射波和直达波的衰减比折射波的衰减大,折射波的传播方向平行于井轴;若ζ1<<ζ2,井眼中的波长可能比井眼直径要大得多,此时的井眼可看成是一个空腔,电磁波就不能进行传播。

相位差测量方法的优点是井眼影响接近于抵消。当发射器到接收器的距离增大时,井眼校正量随之减小。当

ζ1/ζ2<160及ζ1>0.2

时,井眼校正量不超过10%,通常小于1%。

3、侵入影响

同井眼影响分析一样,假设发射器到接收器的距离大于侵入带直径,当侵入带电阻率大于地层电阻率并且侵入带的波长超过侵入带的直径时,折射波超过反射波和直达波而占优势。侵入带对所测的电阻率的影响随着发射器到接收器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假设井眼、侵入带和地层电导率互不联系,对仪器的响应做数字分析,证实了侵入带参数与井眼参数是不相关的。给定一个侵入带电阻率及一个地层电阻率,所测量的电阻率(在侵入带直径的相当窄的范围内)从地层电阻率变化到侵入带电阻率这个范围的平均直径随着侵入带电阻率或地层电阻率的减小而减小,侵入带电阻率对此直径的影响大于地层电阻率的影响。对于EWR仪器,在0.5欧姆米侵入带及5欧姆米地层条件下,此直径约28英寸。

几何因子理论不适用于EWR仪器:曾试图从所观测的电阻率推导出几何因子作为侵入带直径的函数,结果是一簇曲线,取代了单纯的几何理论曲线。

4、地层的影响

对于两个具有不同电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