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版古代汉语练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文字》练习题

一、释词题(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 2、 3、 4、 5、 6、 7、 8、 9、

?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於是乎得人。

?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國。

?

及齊,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

?

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

?

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

?

從左右,皆肘之,使立於後。

?

射其右,斃于車中, ?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

?

10、 衛人逆公子晉于邢。

二、古文標點今译题

不見先君乎君何所不逞欲且君嘗在外矣豈必不反當今不可眾怒難犯休而易間也乃出將適蒲彌曰晉無信不可將適鄄彌曰齊晉爭我不可將適泠彌曰魯不足與請適城鉏以鉤越越有君乃適城鋤彌曰衛盜不可知也請速自我始乃載寶以歸

三、古文閱讀題

秦穆公使賈人載鹽,微諸賈人。賈人買百里奚以五羖羊之皮,使將車之秦。秦穆公觀鹽,見百里奚牛肥,曰:“任重道遠以險,牛何以肥也?“對曰:“臣飲食以時,使之不以暴。有險,先後之以身,是以肥也。”秦穆公知其君子也,令有司具沐浴,為衣冠,與坐。公大悅。異日,與公孫支論政,公孫支大不寧,曰:“君耳目聰明,思慮審察,君其得聖人乎?”公曰:“然。吾悅夫奚之言,彼類聖人也。”公孫支遂歸,取雁以賀,曰:“君得社稷之聖臣,敢賀社稷之福。”公不辭,再拜而受。明日,公孫支乃致上卿以讓百里奚,曰:“秦國處僻,民陋

1

以愚無知,危亡之本也。臣自知不足以處其上,請以讓之。”公不許。公孫支曰:“君不用賓相而得社稷之聖臣,君之祿也;臣見賢而讓之,臣之祿也。今君既得其祿矣,而使臣失祿,可乎?請終致之。”公不許。公孫支曰:“臣不肖而處上位,是君失倫也。不肖失倫,臣之過;進賢退不肖,君之明也。今臣處位,廢君之德而逆臣之行也。臣將逃。”公乃受之。故百里奚為上卿以制之,公孫支為次卿以佐之也。

1、從文中找出兩句賓語前置句,並說明它們前置的類型。 2、從文中找出兩个判斷句,寫在下麵: 3、把文中劃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文: (1)任重道遠以險。

(2)臣飲食以時,使之不以暴。 (3)吾悅夫奚之言,彼類聖人也。 (4)進賢退不肖,君之明也。

4、說明下列句子中加著重點號詞的詞性和意義(若無實義,則說明其語法作用)

(1)賈人買百里奚以五羖羊之皮。 以:

(2)使將車之秦。 之:

(3)有險,先後之以身。 之:

(4) 民陋以愚無知,危亡之本也。 以:

四、名词解释

六書 部首 偏旁 形符 聲符 直音 反切 古今字 通假字 異體字 繁簡字

2

答: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合稱六書。許慎首為定義,舉出實例:“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

部首:字典辭書中把具有同一偏旁的字彙集在一起,建立為一部,每一部就用那個相同的偏旁為代表,叫做部首。

偏旁:構成合體字形體的基本結構成分。傳統稱合體字的左邊為偏,右邊為旁。現在統稱合體字的上、下、左、右、外、中等部位的結構成分為偏旁。

形符:又稱意符、形旁。是對漢字結構中的聲符而言,指漢字的表義部分。

聲符:又稱音符、聲旁。是對漢字結構中的形符而言,指漢字的表音部分。

直音:指用同音字來注音。這是反切發明之前的一種注音方法,如《康熙字典》:“架??音駕。”“柄??兵去聲。”

反切:用兩個字拼合來給漢字注音,上字取其聲母,下字取其韻母和聲調,拼合成一個新的音節,就是被注字的讀音。這是中國古代一種最主要的注音方法,大約起源於漢代末年。如:“貫,古亂反。”意思是取古的聲母g,取亂的韻母和聲調uàn,拼合成guàn,就是“貫”字的讀音。

古今字:同一個詞用兩個不同的字來表示,時間上一個先,一個後,先的是古字,後的是今字,古字有一義跟今字一樣。

通假字:古代漢語書面語裏音同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通假字的本字和借字

3

同時存在,在本字見存的情況下,古書中不用本字而用同音字。

異體字:兩個字的音義、用法全同,只是形體不同,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相代替。

繁簡字:繁體字和簡化字,是以筆劃多少來劃分的,筆劃多的是繁體字,筆劃少的是簡化字,合稱繁簡字。1956年國務院公佈了《漢字簡化方案》,1986年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共有簡化字2235個。簡化字的好處是減少了漢字的筆劃,加快了書寫的速度,易認易寫。

五、现行的字典辭書有哪幾種編排方式?各有什麼特點?

答:現行的字典辭書,編排體例上常見的有部首筆劃檢字法、音序檢字法和號碼

檢字法等三種編排方法。

六、汉字字體從古到今經歷了哪幾個主要階段?“隸變”的特點是什么。

答:漢字字體從古到今主要經歷了從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隸書、楷書的變化。

漢字由篆書到隸書的變化稱為“隸變”,隸書的產生是古文字轉變為現代漢字的分水嶺,隸變的特點主要表現為書寫風格和漢字結構兩方面的巨大變化:

? 書寫風格的變化:完全拋棄了篆書所遺留的象形意味。變圓轉不斷的線條為筆劃,標誌著方塊漢字的形成。

? 字體結構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偏旁簡化——

忄。手:扌。

水:氵。邑:阝(在右)。阜:阝(在左)。形體省並——纍靁:累雷。書:從聿者聲。釜:從金父聲。布:從巾父聲。烈然燕魚:四點底分別由火、燕尾、魚尾訛變而成。

七、形和詞義有關係嗎?為什麼?

4

答:漢字的特點是以形表義,古代漢語又以單音詞為主,許慎的《說文》通過字

形來說明字的本義,有助於了解詞的本義,所以字形和詞義的關係很密切。

八、汉字最本質的特點是什麼?

答:漢字的特點是以形表義,是表意文字。跟以形表音的表音文字是不一樣的。

九、写出下列句子与之相对应的古今字、通假字、異體字

①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劉。取/娶,古今字 ②席不暇煖。煖/暖,異體字

③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或/惑,通假字 ④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賈/價,古今字 ⑤一脛之大幾如要。要/腰,古今字 ⑥寒暑易節,始一反焉。反/返,古今字

⑦楚王后車千乘,非知也;君子啜菽飲水,非愚也:是節然也。知/智,古今字

⑧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辟/避,古今字 ⑨太傅年七八歲,著青布絝厀邊坐。絝/褲,異體字 ⑩ 秦民大說。說/悅,古今字

十、请分析自己姓名用字的六書結構,並說明解釋形體和意義之間的關係。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