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名词解释

健康评估名词解释

1. 症状:当机体在病理生理或病理解剖学的基础上发生改变时,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或不适感觉称之为症状,如疼痛、乏力、食欲减退等。

2. 体征:医务工作人员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其他医疗器械(如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身心检查而获得的客观表现

3.二尖瓣型P波:心电图波形显示:P波增宽大于0.11秒,P波呈双峰或有切迹,多见于心脏的二尖瓣病变,例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故称为二尖瓣型P波。

4.肺型P波:肺型P波: 右心房肥大时,P 波多高高耸立,呈尖峰型。 因多见于肺部疾病所致的心房肥大,故名为 “肺型P波”。 如: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肺 动脉高压及三尖瓣病变所致的右心房肥大。也叫肺性P液。

5.血液常规检验:血常规是最一般,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6.尿常规检验: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尿液的化验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7.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识和控制。 8.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

9.心悸: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率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也可以有心悸。 10.黄疸: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

(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

11.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紊乱而发生的心脏节律、频率或激动顺序异常。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和心脏停搏。心室停搏或颤动是心脏骤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12.窦性心律: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它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人体正常的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这就是“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所以,心脏正常的跳动就应该是窦性心律。

13.肺野:肺野一般指的是胸片PA位上看到两肺的一般情况,就是能看到肺的视野的意思,肺叶是肺的一部分

14.卫星病灶:卫星病灶通常是指较小、密度较低,边缘可清楚或模糊,甚至呈斑片状,薄层扫描可较好显示;螺旋靶扫描则显示极佳,适当的窗位可能较为重要。

15.发绀: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改变的一种表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