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16章 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 第4篇 信息、市场失灵以及政府的角色

第16章 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

课后复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为什么反馈效应能使一般均衡分析与局部均衡分析发生很大的差异? 答:(1)局部均衡分析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相互影响,它忽略了其他市场如替代品、互补品、要素投入市场对单一产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影响。一般均衡分析则是考虑反馈效应,同时决定所有市场的价格和数量。反馈效应是指某一个市场的价格和数量调整所导致的相关市场的价格或数量调整。

(2)忽略反馈效应可能导致对单一市场上的变动的预测不准确。需求在单一市场上的移动可能导致其他相关市场上的需求移动,最终又导致原市场上需求的再次移动。局部均衡分析停留在初始移动,而一般均衡分析则根据反馈效应继续分析相关市场的需求变动情况,并最终反馈到原市场,对初始的需求曲线发生影响。由此可知,反馈效应能使得一般均衡分析与局部分析发生很大的差异。

(3)考察录像带租赁和影剧院门票这两个竞争市场。这两个市场有紧密的联系,现在假定政府对购买每一张电影票征收1美元的税。这一税收的局部均衡效应就是使对电影的需求曲线向上提高1美元。因为电影和录像是替代品,一般均衡分析则认为电影税会提高录像的需求,录像市场受到影响后,又通过反馈效应进一步影响电影票价格,结果必然同时决定电影和录像两者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与局部均衡分析的结果存在很大差异。

2.解释埃奇沃思盒形图中的一点是如何同时代表两个消费者所拥有的商品配置的。 答:假定两种产品分别为X和Y,其既定数量为X?和Y?,两个消费者分别为A和B,如图16-6所示的埃奇沃思盒形图,盒子的水平长度表示整个经济中的第一种产品X的消费量X?,盒子的垂直长度表示第二种产品Y的数量Y?,OA表示第一个消费者A的原点,OB表示第二个消费者B的原点,从OA水平向右测量消费者A对第一种商品X的消费量XA,垂直向上测量它对第二种商品Y的消费量YA;从OB水平向左测量消费者B对第一种商品X的消费量XB,垂直向下测量消费者B对第二种商品Y的消费量YB。

现在考虑盒中的任意一点D,对应于消费者A的消费量?Xa,Ya?和消费者B的消费量

?Xb,Yb?,这样,Xa?Xb?X?;Ya?Yb?Y?。即盒中任意一点确定了一组数量,表示每一个

消费者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同时代表了两个消费者的市场篮子。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图16-6 埃奇沃思盒形图

3.在利用埃奇沃思盒形图的交换分析中,解释为什么在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

答:埃奇沃思盒形图中的契约曲线上是一组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点的组合。由于边际替代率等于(负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而且当两条无差异曲线相切在某一点时,在这一点它们的斜率相等。因此,由于契约曲线是一组无差异曲线相切点的组合,如果假设无差异曲线是凸的,那么对于两个消费者来说,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4.“由于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都是有效率的,因此从社会的观点来看它们都是同样理想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加以解释。

答:不同意这种说法。理由如下:

(1)交换的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表示两种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集合,此线也被称为交换的效率曲线。生产的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表示两种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所有最优分配(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集合,此线也被称为效率曲线。可见,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都是有效率的。

(2)但是对社会来说,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未必都是理想的,因为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并不是对资源最优配置的完整描述,它们只考虑了社会经济的效率而忽略了公平原则,没有考虑到收入分配问题。实际上,存在着无穷多个同时满足所有三个帕累托最优条件的经济状态,其中甚至可以包括收入分配的极端不平等情况,比如在交换契约曲线的两个端点上就是极端不平等状态,至少在这两点上,从社会角度看就不是理想状态。

因此,从社会的观点来看,契约线上的所有点不都是同样理想的。

5.效用可能性边界是如何与契约曲线相联系的? 答:效用可能性边界代表了所有有效率的配置,反应了两个消费者同时处在契约曲线上时的满意程度。将产品空间的消费契约曲线转换到效用空间便得到相应的效用可能性曲线。图16-7表示的是简单的两人经济中A、B两个人的效用可能性曲线。横坐标为A的效用UA,纵坐标为B的效用UB。效用可能性曲线表明,要提高A的效用只能以降低B的效用为代价。 在契约曲线上的点与效用可能性边界上的点是对应的,消费中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的点是效用可能性曲线上生产与消费的帕累托最优点。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任一点都会得到一条新的消费契约曲线,进而得到一条新的效用可能性曲线。在每一条效用可能性曲线上都存在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的点即效用可能性曲线上生产与消费同时达到帕累托最优点,连接所有这些帕累托最优点可以得到一条总效用可能性曲线,这条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总效用可能性曲线概括了社会既定资源与消费者偏好下全部消费与生产的最优点。

图16-7 效用可能性边界

6.在埃奇沃思生产盒形图中,要使配置处在契约曲线上,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为什么竞争性均衡是在契约曲线上的?

答:(1)使配置处在契约曲线上需要具备的条件 在埃奇沃思生产盒形图中,要使配置处在契约曲线上,任何一对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

XY术替代率在用这两种投入要素生产的所有商品的生产中都相等,即MRTSLK,此时?MRTSLK该社会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实现了生产的效率。当然,此时也就实现了生产的一般均衡。连接埃奇沃思盒形图中无穷多个最优均衡点所得到的一条曲线通常被称为生产的契约曲线。因此,在埃奇沃思生产盒形图中,要使配置处在契约曲线上,X、Y两种产品在生产中所使用的L和K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是相等的。

(2)竞争性均衡是在契约曲线上的原因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对于所有生产者来说都是相同的。那么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就一定会使其使用的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同时每一生产所使用的任何两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替代率等于生产要素市场上这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之比。因此,在竞争性均衡下,就所有生产商来说,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是在契约曲线上的。

7.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如何与生产契约曲线相联系的? 答:生产可能性边界显示了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用固定的劳动和资本投入可以生产出来的各种产品的组合。生产可能性边界是由生产契约曲线推导出来的。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均表示两种投入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分配为最优,即表示最优投入。但在该曲线上的每一点也表示了一定量投入要素在最优配置时所能生产的一对最优的产出。曲线上每一点均为两个生产者的等产量线的切点,故它同时处在两个生产者的两条等产量线上,从而代表了两种产品的产量。因而,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每一点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每一点对应。

8.什么是边际转换率(MRT)?为什么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生产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

答:(1)边际转换率表示从一种产品生产转换为另一种产品生产的难易程度。如果设产出X的变动量为?X,产出Y的变动量为?Y,则它们的比率的绝对值|?Y/?X|可以衡量1单位X商品转换为Y商品的比率。该比率的极限则定义为X商品对Y商品的边际转换率MRT,亦即: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MRT?lim?x?0?YdY ??XdX换句话说,产品的边际转换率就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2)设产出X的变动量为?X,产出Y的变动量为?Y,则变动比率的绝对值为|?Y/?X|,可以衡量一单位X商品转化为Y商品的数量,即MRTXY?|?Y/?X|,它表示增加?X就必须减少?Y,或者,增加?Y就必须减少?X。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所有的点的总成本是相同的,在某点增加一单位的X需要增加的成本为MCX,而MCX的成本可以生产Y的单位数为MCX/MCY,因此MRTXY?|?Y/?X|?MCX/MCY。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衡量相

对于生产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成本来说,生产一种商品的边际成本。因此,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生产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

9.解释为什么当边际转换率不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时,商品在消费者中间就不会有效率地分配。

答:根据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任何一对商品间的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

AB?MRSXY?MRTXY。 于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每个人的边际替代率,即MRSXY当边际转换率不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时,商品在消费者中间就不会有效率地分配。

假定边际转换率等于1,但边际替代率等于2。这时消费者就愿意放弃2单位Y来得到1单位X,但是得到额外Y的成本只是1单位的X损失。显然,Y生产得太少。要实现效率,Y生产必须增加,从而使边际替代率下降,边际转换率提高,直到两者相等。只有在所有各对商品的MRS?MRT时,结果才是有效率的。

图16-8显示了这一重要的效率条件。把一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添加到生产可能性边界上,C点是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使消费者满足最大化的惟一点。虽然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所有点技术上都是有效率的,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它们并不都是商品最有效率生产的点。最有效率生产的点是在无差异曲线与生产边界相切之点,此时,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与边际转换率(生产边界的斜率)相等。

图16-8 产出效率

10.为什么两个国家间的自由贸易使两国消费者的境况都得到改善? 答:在交换经济中进行国际贸易可以获益是明显的——两个人或者两个国家通过贸易达到契约曲线上的一点而获益。然而,当两个国家的经济有差异,使得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种商品方面有比较优势,而第二个国家在生产另一种商品方面有比较优势时,它就通过生产其最擅长的商品,并购买其余的商品而获益。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两个国家之前的自由贸易扩展了每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允许每个国家消费量位于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外。因为每个国家在某些商品和服务上存在比较优势,因此贸易使得国家之间进行横向的专业化分工,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贸易获得更加便宜的商品或服务。专业化使得两个国家的消费者都受益。

11.如果国家A在生产两种商品上和国家B相比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国家A与国家B开展贸易就不符合A的利益。这种说法是对还是错?试解释。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在生产所有商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在生产某些商品上仍具有比较优势。例如,国家A需要4单位劳动生产1单位商品1,需要8单位劳动生产1单位商品2;而国家B生产两种商品需要劳动的数量分别为8单位和12单位。国家A可以比较低廉的成本生产两种商品,因而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贸易是基于比较优势的。对于国家A而言,它必须放弃2单位的商品1才能多生产1单位的商品2,而对于国家B而言,它只要放弃1.5单位的商品1就可以多生产1单位的商品2。因而国家B在生产商品2上具有比较优势。类似地,国家A在生产商品1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国家A应该生产商品1,而国家B应该生产商品2,两者进行交换,可以实现贸易利得。

12.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试解释。

(1)如果3磅奶酪可以交换2瓶酒,那么奶酪的价格是酒的价格的2/3。

(2)只有当一个国家相对于它的贸易伙伴能在较低的绝对成本水平上生产时,它才能从交易中获益。

(3)如果生产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固定,那么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它应该完全专业化生产一些产品,而进口其余的产品。

(4)假设劳动是惟一的投入,生产1码布的机会成本是3蒲式耳小麦,那么每单位小麦生产需要3倍于1单位布所需的劳动投入。

答:(1)该说法正确。如果3磅奶酪可以交换2瓶酒,那么奶酪的成本是酒的成本的2/3,从而奶酪的价格是酒的2/3。

(2)该说法错误。贸易是基于比较优势的,而不是基于绝对优势。一个生产所有商品都具有绝对劣势的国家,在某些商品的生产上仍具有比较优势,并且能够通过生产和贸易这些商品而获益。

(3)该说法正确。例如,如果国家A总是要放弃2单位的商品1才能多生产1单位的商品2,而国家B总是要放弃3单位的商品1才能多生产1单位的商品2,则国家A生产商品2具有比较优势,它应该生产足够多的商品2来满足两国的需求;类似的,国家B生产商品1具有比较优势,它应该生产足够多的商品1来满足两国的需求。注意,在现实中,当更多的资源投入于固定的行业时,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都会上升。

(4)该说法错误。如果某国放弃3蒲式耳小麦才能生产1码布,则相同的劳动力资源(生产3蒲式耳小麦所需的劳动力资源)可以生产1码布,因而生产1码布所需的劳动投入是每1蒲式耳小麦所需劳动投入的3倍。

13.市场失灵的四个主要来源是什么?在每种情况下都简单解释为什么竞争性市场不能有效率地运作。

答:市场失灵指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起有效作用的情况。从社会福利角度来看,价格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调节人们经济生活的所有领域。价格机制在某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