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 例文与习作
活动分析:本次习作与其他单元稍有不同,在写作之前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与《小站》为学生提供了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模仿,并以课后习题和旁批的形式提示了写作要围绕着中心意思进行。对习作例文的教学,教师不能从篇章入手,去整篇完整地教学,而应分部分、有选择地教学,把重点放在写法上,不做字词识记、内容理解、情感体会等方面的要求,避免教成略读课文。单元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则给了学生相当大的自由,围绕一个汉字来写,既可以写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也可以写想象故事。写作对象虽然只是一个汉字,但中心非常明确。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中掌握的安排材料的方法,先写出写作提纲,再围绕着确定的材料开始写作。所以,在本次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与单元习作的整合,重视“习作例文与习作”和精读课文、“交流平台”的关联性,有重点地帮助学生突破习作难点,消除畏难情绪。
教学目标:
1.能了解习作例文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想清楚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意思。 3.写作时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重点难点:
1.结合习作例文,学习围绕中心安排材料的方法。
2.将本单元的“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与“习作例文与习作”结合起来学习。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以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次习作内容。
导语:在上课之前,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一位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
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那个读书人对着蜘蛛网呆看了整整三天,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这个故事啊,就是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围绕一定的中心意思来写。今天,我们就把理论付诸实践,本次习作训练的主题就是“围绕中心意思写”。(板书:
围绕中心意思写。)二、反馈练习,交流互评
1.复习交流《夏天里的成长》和《盼》。
预设:在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中,学生已经结合课文交流了主要的写法,此时可提问那些基础稍差的学生,对反复交流过的内容,学生应该都能简单地概括出来。
明确:围绕中心意思,可以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把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2.反馈“初试身手”的选材练习,展示学生的选材,学生互评。 预设:在“初试身手”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展示过相关选材,但因时间有限,展示的材料也有限。而且通过学习,学生或许会对自己的选材做出调整。此时可再请几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选材,注意每个题目都要涉及,在黑板上做好板书、标注。在后面的学习中可再运用这些题目和材料。
三、例文引路,学习写法
1.学习写法:重要的部分写具体。
(1)阅读、交流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说说作者围绕爸爸爱订计划这个中心意思写了哪些事例,其中哪一个事例写得最具体。
明确:作者把爸爸给“我”订暑期计划的事例写得最具体。
(2)学生自由读“订暑假计划”段落,思考:作者为什么把这部分写具体? (3)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爸爸在各个方面都喜欢做计划,却格外重视“我”的暑假计划,这是为什么呢?一是这与“我”息息相关,爸爸特别关心“我”;二是暑假生活很长,爸爸认为这值得做计划;三是这样的计划容易产生戏剧效果——哪个孩子不愿意暑假轻松度过啊,可遇到个这么爱订计划的爸爸就“倒霉”了。所以
作者把这件事写得格外详细。
(4)学生拿出自己在“初试身手”中完成的选材练习,选择需要详写的部分做上标示,并交流汇报。
2.学习写法:其他部分简单写。
(1)学生思考:有了一个具体描写的事例,其他的事例怎么写呢? (2)学生默读《爸爸的计划》前两个自然段,特别要留意例文旁边的批注。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机引导。
教师小结:一篇文章中,若事事具体,则会显得没有重点,所以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简单写也是有技巧的,可以罗列式,也可以用一两句简单交代。比如第1自然段就用了罗列式,罗列了家人的各种计划;第2自然段则用几句话写了两个比较典型的小事例,让人印象深刻。
3.学习写法:从不同方面去写。
(1)学生阅读习作例文《小站》,留意旁批,思考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明确:这篇文章没有明显的中心句,但联系课题,再结合具体的描写,我们能发现全文是围绕“小”字展开的。作者观察仔细,抓住了小站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一个“小”字,表明了车站虽小,却小中见大,从细微处给旅客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2)同桌交流: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小站的“小”的? (3)学生汇报,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明确:文章写了小站的规模小:“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一间红瓦灰墙的小屋”“几根木栅栏”“三五个人影”。还写了小站上的布置精而小:“小小的喷水池”“小小的假山”“小树”“小宝塔”。
(4)学生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最后两个自然段没有写小站的“小”,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中两次提到喷泉和杏花,与前文相呼应。活泼的喷泉是工作人员精心设计的,这么一个小小的站台,没有几辆车进站,为何还要花费心思修筑喷泉呢?几树灿烂的杏花是工作人员精心栽培的——在到处是山崖和巨石的北方山区培育几株杏树要付出多少心血啊!这些都是为了衬托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