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第一节选用、变换句式

专题十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第一节 选用、变换句式

美丽语文精彩阅读

经典素材

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也正踉跄着自己。你是醉着自己,还是疯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不及,只有在雾里你我近在咫尺才发现彼此,这突然的发现使你我无法叫自己戛然而止。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都朦胧,宛如你与我共享着一个久远的默契。从你的笑容里我看见了我,从我的笑容里我猜你也看见了你。刹那间你和我就同时消失在雾里。

——节选自铁凝《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点评赏析

文段选择特定的环境——大雾天气,叙述自己与姑娘相逢的情景。表达了人在特殊环境中的生存状态以及对这种生存状态的感悟与思考。

真题在线 1.(2011·课标全国高考)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作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2.(2011·北京高考)在文中①②横线上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金沙江大峡谷旁有一座远近闻名的纳西古城。____①____,是纳西人最原始的聚居地。我们步行了一个多小时,古城出现在前面。____②____,上面镌刻着“宝山石头城”五个大字。

A.B.C.

D. 命题分析

选用句式,重点考查根据侧重点选择恰当的句式的能力,涉及的知识有对语境的把握,对语气的辨别,对汉语表达习惯的了解等。历年高考虽然较少单独命题,但结合表达连贯、仿用句式等考点的试题几乎年年都出现。从命题形式看,主要有两种题型:①复位填充题(一般为“定位选句”);②句式评析题。变换句式,考查的是对给定语句换一种句式表达的能力。这里所要换的句式是命题者给的,“变换句式”是为了增强和优化语句的表达效果。变换句式指的是各种句式间的互变,高考中是指按题目要求,对表达特定情景的语句进行重新组合、改写的考题。

一、选用句式

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有一些细微的区别(表达效果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性、内容的准确性、表达的清晰性和文字的感染力等。句式的选用则常常针对这些细微的差异,来考查考生的辨析能力。

由于选用句式的关键在于“用”而不是简单地区别几个不同的句子类型,所以选用句式题多是提供一个语境,然后要求考生根据语境的需要来选择恰当的句式。

常见句式类型

单句——复句 长句——短句

??主谓句

散句——整句 ?

?非主谓句???常式句(顺装句)

?

?变式句(倒装句)?

??书面语句

?

?口语句?

【例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1)暮色渐渐地侵进林子里来,________,偶尔有一两点花瓣落在肩头,沁着一点微微的香气,松散着我一天的劳累。

(2)北平郊外________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予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语言来形容的地步。

①风依然轻抚着 ②轻抚着的依然是风

③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 ④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以及无数枯树林,一片大雪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名师指津本例属于“句式结构保持一致”和“声音和谐一致”的题目。选用句式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情调,或明丽蓬勃,或冷落萧条,或闲适畅快,或悲凄伤感……对于景物描写的语段,要分析语境因素如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分远、近、动、静,色彩有亮丽、暗淡之别,气氛有热情、凄凉之别,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有褒有贬。所有这些在语段中都应保持和谐一致。本题第(1)句从句式协调的角度考虑:前一句“暮色……”和后一句“花瓣……”都是主谓句,“风依然轻抚着”也是主谓句。第(2)句从句子的声音和谐的角度考虑:“和”后为较长的句子,有较多的定语,与之较和谐的是“以及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

答案:A

【例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________,正体现了文人们对粗犷和细腻相结合这一审美理想境界的追求。 (2)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________。

①远山借青、远水借碧的宏观构思,园中有园、湖里有湖的精巧布置 ②园中有园、湖里有湖的精巧布置,远山借青、远水借碧的宏观构思 ③近水如练,新荷满布,郁郁青青 ④近水如镜,兰舟轻漾,一湖幽静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名师指津本例属于“情理事理保持一致”和“声音和谐一致”的题目。第(1)句根据后文的“粗犷和细腻”的顺序,应该先“宏观构思”,再“精巧布置”,所以选①;第(2)句从押韵的角度看,“镜”与“静”音节和谐,所以选④。

答案:C 针对训练

1.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某校邀请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在向全校师生作介绍时,校长的话中有这样一段:“刘教授是我校的校友,他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成果丰富,贡献卓著,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长。__________。”

A.这既是他本人的荣耀,也是敝校的荣耀 B.这既是他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C.这既是本校的自豪,也是他本人的自豪 D.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内容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巴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飞驰,高远的天空,像一面硕大无朋的镜子,映照着辽阔的北国,使人心旷神怡。车子弯过一个山梁,只见长城________,一会儿又扶摇而上,直到浩渺的太空!

A.像灰色的绸带在苍茫的群山中飘舞,一会儿落进山谷,一会儿飘上山巅 B.像灰色的巨龙在苍茫的群山中出没,一会儿钻进山谷,一会儿攀上山巅 C.像灰色的巨蟒在苍茫的群山中游动,一会儿溜进山谷,一会儿爬上山巅 D.像灰色的巨龙在苍茫的群山中起落,一会儿降到山谷,一会儿升上山巅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句是( )。

雁门关在晋北崇山峻岭中。它虽说早已只剩下颓墙断垣,但雄风不减当年。________,如血的残阳给它涂上了一抹无可言状的朦胧。

A.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 B.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 C.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 D.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龟裂的古道在关前向西拐去。 二、变换句式

变换句式指按照要求,改换原句的形式,而在内容上要保持句子的原意。

【例1】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低碳经济”下定义。 (1)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2)低能耗、低排放是低碳经济所具有的基本经济特征。 (3)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是实行低碳经济的基础。 (4)这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所提出的要求。

低碳经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指津本题考查考生变换句式的能力。考生在解答该题时,首先,要根据材料的表述确定4个分句的主干;其次,合并表意相同的词语,提取各次要语句的主要信息,把提取的主要信息合理地嵌入句子的主干中;最后,通过逻辑与语法进行验证,使得整合后的句子表意明确、自然流畅。

答案示例:一种借助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以达到低能耗、低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的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例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3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做到保留全部信息,语言简明。

由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国家馆、3万平方米的地区馆以及3 000平方米的港澳台馆三部分组成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的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中国馆即将实现结构封顶。

名师指津本例属于“长句与短句的变换”中“长句变短句”的题目。先要找到整个句子叙述的中心语——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中国馆,然后将其与后面的内容“即将实现结构封顶”组成一个句子,最后抽出前面的修饰成分组成两个句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