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n to win
2018考研:一击搞定逻辑中的集合与非集合概念混淆
跨考教育逻辑教研室——李俐
“概念”是逻辑一切命题与推理的基础要素,所以它也是我们逻辑基础阶段学习过程中的第一大要点。在这一部分,我们会涉及到概念的分类、概念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只有将这些内容掌握到家,才能确保后期进行复合命题推理时精准无误。
关于概念的分类,我们通常有两种观照角度:
第一,按照概念外延中分子的多少,可以把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就是仅仅反映一个特定的对象,外延中只有一个分子;普遍概念则是反映两个或多个对象,外延中至少有两个分子。第二,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可以把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其中,关于“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辨别,一直是不少同学理解不够到位的要点,极易相互混淆,而这恰恰也是真题最典型的考法之一。
我们首先回归概念本质。所谓的“集合概念”就是指以事物的集合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那么所谓的“非集合概念”指的就是以非集合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若想有效的区别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其实很简单,看“语境”就好!什么是语境?对于一道逻辑题目而言,语境其实就是题干上下文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如果脱离一个具体的题干语境,我们根本无法判断一个概念到底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因为逻辑题中往往出现的同一个词,既可表达集合概念又表达非集合概念。
比如举个例子:“春晚明星”,这个概念是集合还是非集合?答:无法确定。但是来看下面两句话:
(1)春晚明星来自全国各地。 (2)胡歌是春晚明星。
现在再来判断一下,上述两句话中的“春晚明星”显然并不相同。在(1)句中,”春晚明星”显然是包括很多明星在内的一个集合概念,但在(2)句中,“春晚明星”是特指胡歌一人,显然就是非集合概念。
Born to win
所以我们需要看清,集合概念反映的是一些同类的具体对象集合起来的整体,而不是反映组成该集合整体的一个个具体对象,非集合概念则反映的才是一个个具体对象。
再比如来看这句话:鲁迅的作品在一天内是读不完的。《阿Q正传》是鲁迅的作品,所以,《阿Q正传》在一天内是读不完的。
你是否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在这个三段论推理中,两个前提分别都涉及到了“鲁迅的作品”,但性质完全不同。第一句中,“鲁迅的作品”这个概念是包括鲁迅所有作品在内的一个集合概念;但是在第二句中,“鲁迅的作品”明显特指《阿Q正传》,这就是个非集合概念。所以此处存在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混淆问题,即为:偷换概念。
综上,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非常简单,直接看语境,大家只要关注概念所在的这一句前后内容,就可迅速判断概念所指内容,由此确定概念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