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

——滨城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脊梁,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如何首先看其工业发展,工业,是县域经济的“生命线”,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我区作为黄三角大开发主战场中心城市,要实现跨越发展,希望在工业;实现奋力崛起,出路在工业;建设魅力滨城,动力在工业。

一、滨城工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滨城区工业发展突飞猛进,总量规模增势强劲,结构布局更趋合理,品牌特色更加显现,效益贡献逐年升高,工业经济发展带动滨城区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宏观经济的各项指标都有大幅增长。

(一)工业经济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十一五期间我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在%-%之间,是全区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6亿元、利税亿元,工业经济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缴税金27亿,占全部税收总额的%,占财政收入的%。

(二)优势产业发展加快,骨干企业支撑作用凸显。家纺服装、化工生物、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四个主导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分别有86家、28家、19家、30家,总数占规模以上企业%,四个产业总量比重超过83%,其他产业所占比重不到20%。

(三)技术进步成效显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全区工业主要生产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占60%左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30%左右;骨干企业的生产工艺60%以上为国内先进水平,而中小企业的设备、工艺和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升级改造步

伐也较慢。全区拥有企业技术中心1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12家。

(四)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企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全区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山东省着名商标6个,山东名牌产品13个,其中毛巾、除草剂、抽油杆、鲜酵母、活塞镶圈等产品生产能力和竞争优势居全国同行业或全世界首位,产能扩张迅速。

(五)工业经济成为增加社会就业和再就业的渠道,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据统计,全区企业职工万人,在解决城镇劳动就业,安置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工业经济已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社会无业人员就业的主要渠道。五年间全区城镇化率提高个百分点,这与工业进程密不可分。可以说没有工业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滨城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的发展成就。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利条件。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滨城区作为滨州市辖区,面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开发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正当时;二是发展环境日趋优化。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推进“工业强区”战略作为为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着力点来抓,“工业经济30条”、“服务企业23条”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三是工业园区的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载体与新亮点。滨州工业园区、东城高科技化工园区初具规模为滨城区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园区建设产生了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成为全县工业发展的增长极和聚集带。

(二)加速推进滨城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和难点。滨城区依旧欠发达,依旧处在负重爬坡、加快发展时期,大力推进工业化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滨城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周边先进县区比,还有不小差距。

一是总量小,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在工业增加值上,2010年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没有突破百亿元,落后于无棣(亿元)、博兴(亿元),是邹平的五分之一;在大企业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上,我区还没有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过10亿元的企业也仅有6家,规模企业也仅有181家,规模企业总数位居全市第五位,已经被阳信赶超。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滨城工业“高峰不高、群山缺乏”,这些数字表明,我区的工业规模总量小,发展空间还很大。

二是发展动力不足,特别是投资拉动作用仍不明显。新建和续建项目少,投资规模小,缺乏大企业、大项目的拉动。现有的大唐热电、中海沥青等大项目建设相对缓慢。

三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我区传统纺织服装产业和食品加工产业比重较大。在招工难、用工成本上升的大环境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处于劣势。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仅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较小,初级产品多,中高档产品少。科技含量较高的仅有亚光毛巾、九环石油等几家企业,多数还是纺纱、织布等传统产业。

四是支撑条件差。工业基础设施、园区建设、投融资、创新能力、科学管理等方面都比较薄弱,特别是企业融资渠道窄。全区主要骨干企业资金来源仍以银行贷款为主,融资方式比较单一;中小企业则由于土地、管理等问题,达不到银行审贷条件,难以取得信贷支持,基本靠自身积累和社会融资,不但成本高,而且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