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特性和继电器触点保护1

关于继电器特性和继电器触点保护

一、

常有的继电器触点保护电路有:

? 在继电器驱动端并接反向二极管,用于吸收继电器线圈火花,保护继电

器的驱动三极管;

? 在继电器负载端并接RC吸收电路;用于吸收负载火花;

? 继电器负载端并接压敏电阻,用于吸收负载接通时的尖波;一般用于继

电器接电机之类的感性负载,尤其是继电器驱动直流负载时常用; ? 对容性负载,一般在负载端串接电阻或RL电路;

? 但是要注意,增加这些保护电路后,会改变继电器的吸合时间和吸合特

性;有时可能因为漏电流而导致继电器的误操作。

二、

继电器驱动电路中二极管保护电路

继电器内部具有线圈的结构,所以它在断电时会产生电压很大的反向电动势,会击穿继电器的驱动三极管,为此要在继电器驱动电路中设置二极管保护电路,以保护继电器驱动管。

如图9-53所示是继电器驱动电路中的二极管保护电路,电路中的J1是继电器,VD1是驱动管VT1的保护二极管,R1和C1构成继电器内部开关触点的消火花电路。

图9-53 二极管保护电路 图9-54 等效电路 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继电器内部有一组线圈,如图9-54所示是等效电路,在继电器断电前,流过继电器线圈L1的电流方向为从上而下,在断电后线圈产生反向电动势阻碍这一电流 变化,即产生一个从上而下流过的电流,见图中虚线所示。根据前面介绍的线圈两端反向电动势判别方法可知,反向电动势在线圈L1上的极性为下正上负,见图中 所示。如表9-44所示是这一电路中保护二极管工作原理说明。

表9-44 保护二极管工作原理说明

名称 正常通电直流电压+V加到VD1负极,VD1处于截止状态,VD1内阻相当大,所以二极管在情况电路中不起任何作用,也不影响其他电路工作。 下 继 电器J1两端产生下正上负、幅度很大的反向电动势,这一反向电动势正极电路加在二极管正极上,负极加在二极管负极上,使二极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反断电向电动势产 生的电流通过内阻很小的二极管VD1构成回路。二极管导通后的管瞬间 压降很小,这样继电器J1两端的反向电动势幅度被大大减小,达到保护驱动管VT1的目的。

三、继电器触点的常识 1、触点保护

在切断电机、变压器、离合器和螺线管等电感性负荷时,触点两端常常会出现数百乃至数千伏电压,这会使触点寿命显著变短。

另外,电感负荷产生的1A以下的电流,可导致火花放电,这个放电会使空气中有机物发生分解,触点碳化(氧化或碳化)发黑,这也将导致触点接触不良。

说明 这里反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切断感性负载时贮存在线圈中的电感里的能量1/2 Li 2通过触点放电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反电压t=-L.Di/Dt。一般常温湿条件下空气的临界击穿电压为200~300V,即反电压高于此值时将导致空气 场击穿。但如将反电压吸收部分使之小于200V时则不会发生场击穿。断点续传,设计些像图57示的保护电路在实用中是很有意义的。

方法是阻容回路法、二极管法、可变电阻器并联等使用中注意事项,使用触点保护回路时,释放时间将变长,这一点提醒使用时须加注意,另外保护电路的元件使用不是一个组合时,负载应安装在靠近触点侧。 2、负载种类和浪涌电流

负载的类别和浪涌电流特性与开关频率有关,这也是触点容易发生熔连的原因之一。尤其是浪涌影响甚大,这一点必须在选择继电器时充份考虑其接点所能承载的裕度。图58给出的是不同负载下的电流波形以及与时间变量的关系,有一定参考价值。 3、触点转移

所谓触点转移现象是指在开关直流负载电路时一组触点一侧的触点熔蚀后挥发(飞溅)到另一触点上面,从而产生对接触点的一侧触点表面为凹状,而另一侧触点表面为凸状,这个现个象我们叫它触点转移。

转移程度随着触点开闭频次的增加而加剧,尤其在开断直流感性负载时,由于产生过电压,这时,可产生2A~数10的浪涌电流,从而使触点处产生弧光放电或火花。

针对这一情形,在此回路中可采用必要的触点保护电路,同时采用AgW、AgCu等不太适合转移的触点材料以减少这一转移现象的程度。

在开闭直流电路时,触点材料转移一般 - 极一侧呈凸状,而 + 极一侧则呈凹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