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湖南省四大名校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提分密卷(十二)历史试卷

2019届湖南省四大名校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提分密卷(十二)

历史试卷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籍礼”原是村社中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行籍礼时,有天子亲执未耙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表示先天下而耕种。这一礼仪在《国语》、《汉书》、《唐书》中均有记载。这反映了 A.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 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 C. 古代重农思想的盛行 D.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行籍礼时,有天子亲执未耙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表示先天下而耕种”反映了天子亲耕现象,其目的在于“劝农”的示范意义,材料中“天子亲执”“首领带头”“在《国语》、《汉书》、《唐书》

- 1 -

中均有记载”体现了古代重农思想的盛行。故答案为C项。AB项,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井田制走向瓦解的表述材料不能体现,排除;D项,材料仅能体现“重农”而不能体现“抑商”,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由首领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行籍礼时,有天子亲执未耙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表示先天下而耕种。这一礼仪在《国语》、《汉书》、《唐书》中均有记载”。本题难度中档,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封建社会初期,该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有助于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2.湖南蚕桑业原本比荆(州)襄(阳)落后,在五代时有了一定的发展。《资治通鉴》记载:“湖南民不事蚕桑,(高)郁命民输税者皆以帛代钱,未几,民间机枢大盛。”这一变化表明 A. 赋税改革促进民间手工业增长 B. 手工业专业化趋势加强 C. 丝织业成为百姓主要收入来源 D. 经济重心己经完成南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以帛代钱”反映的是赋税改革,“民间机枢大盛”反映的是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所以材料体现了赋税改革促进民间手工业的增长。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涉及手工业的专业化,排除;C项,材料没涉及丝织业成为百姓主要收入来源,排除;D项,经济重心转移的完成是在南宋,而《资治通鉴》所记述事件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反映”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3.公元1314年,元朝决定实行科举考试,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还确立了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这一措施 A. 体现人才选拔地域公平 B. 加速元政权封建化进程

- 2 -

C. 终结蒙古贵族特权政治 D. 促进元朝文化学术繁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书章句集注》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把该书“作为重要考试内容”,显然是想通过儒家思想控制读书人来为政权统治服务;而且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族一直处于奴隶制社会,所以材料中的做法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过程。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体现的是不同民族间的选拔制度,也没有涉及地域,排除;C项,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不可能终结蒙古贵族的特权,排除;D项,材料没涉及到文化艺术的繁荣,排除。

4.明初,设六科给事中,史载,“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而独存六科给事中,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六科给事中的设立

A. 一导致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B. 加强了对全国官员的监察 C. 引起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D. 减少了行政决策中的失误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可知,给事中能够对不恰当的决策进行封驳、监督,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了行政决策中的失误。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错误,明朝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给事中的监察职能,排除;C项,明承前制,明初设有中书省(决策机构),而六科给事中主要是起到监察作用,并不是中枢决策机构,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本题考查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1872年,李鸿章支出一些官款作为启动资金,谕令候补知府朱其昂招集商股,购置轮船,设立轮船招商局。可是,入股者不多,资金缺乏,李鸿章只得向招商局注入大量官款,实行官督商办。李鸿章将这种体制概括为“商为承办,官为维持。”这一体制 A. 使洋务企业垄断中国航运业

- 3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