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经济政治与社会》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
1、前言
1. 1课程性质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
1.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针对中职学生层次特点,不仅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且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角度探索现代社会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规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现代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方向和理论研究前沿动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为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知识。
课程内容的确定以中职学生基础经济学和政治学知识和人文素养要求为依据,包括透视经济现象、投身经济建设、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参与政治生活、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模块。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进一步学习专业的需要,既满足德育课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融合中职学生的认知基础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模块的学习都以中职德育课所需的相关知识作为活动的载体,设计相应的教案活动,增加实践教案环节。教案过程中,通过情景模拟、典型案例、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
本课程总课时为36学时。
2、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 学习 任务 课程内容及教案要求 活动设计 1.知识讲授、小组讨论。 1. 知识讲授、小组讨论、模拟活动、知识竞赛,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 2. 安排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小论文、活动感受、学习体会或评价学生活动表现等形式考核学习效果。 参考 课时 2 1 课程介绍 介绍本课程内容及学习要求 1.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2 透视解企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企业提经济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现象 (1)透视企业的不同类型,了6 (2)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1)透视家庭收入的多元化,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增强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 (2)透视个人所得要依法纳税的现象,了解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自觉纳税意识。 (3)透视财富增值的不同渠道,理解存款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的异同,学会选择恰当的投资理财方式。 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认清从事职业活动所处的制度背景。 (2)懂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理解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维护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增强规则意识、平等意识、1. 知识讲授、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等; 2. 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 3. 安排学生撰写调查报告、活动感受、学习体会或评价学生活动表现等形式考核学习效果。 3 投竞争意识。 身经 (2)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济建目标和手段,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设 必要性。 3.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了解投身经济建设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和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 (2)了解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理解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的意义,理解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 (3)了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理解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树立生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