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西对外贸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论广西对外贸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广西位于我国的南部沿海地区,东面与广东接壤,东北面是湖南,西面是云南,北面是贵州。广西靠近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西南部与越南接壤,海岸线曲折,港口众多,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区位优势。广西是独具地理优势的出海口,也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地理位置下,广西抓住机遇,加快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经济的迅速发展,引人注目,但是广西的外贸增长主要依靠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全球都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只依靠数量的增加显然不能满足我们对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样的发展模式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严峻问题,因此研究广西对外贸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广西省、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1)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广西的对外贸易走的是外延式粗放型,以数量换取外汇的发展道路。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建立在大量消耗原材料、能源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的。这种外贸增长方式使外贸出口数量大大增加,但是经济效益低,同时还对资源形成浪费,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条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形成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据相关的统计,广西对外贸易出口的主要产品还是资源性产品或初级产品,在这样的粗放型模式下,由贸易产生的市场扩展和经济增长必然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2]。因此研究广西对外贸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广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理论意义:关于广西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很多,但是很多都是利用科学的计量和分析方法去研究广西的对外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复杂的计算得出客观的结果,像这样针对具体的省份进行详细的研究的论文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这些论文的侧重点也是比较具体详细的,但是还缺乏对广西对外贸易的全面分析和整体把握。影响广西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本文不是着重于解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而是分析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包括贸易方式和贸易结构等多个方面,立足于广西对外贸易的整体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利用相关的数据和表格,简要分析了广西近年来对外贸易的基本情况,包括广西对外贸易的优势、对外贸易的特点、对外贸易取得的成就、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等,从多个方面整体把握广西的对外贸易,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运用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对外贸易的发展,理论运用于实践。

二.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现状

1.广西的区位优势:广西具有沿海、沿边、沿江的区位优势,处于我国大陆东、中、西的三个地带的交汇点[7],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18],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联结粤港澳与西部地区的重要通

道[7]。

(1)沿海优势:广西海岸线曲折,从西到东分布着珍珠港、防城港、钦州港、廉州港、铁山港等港湾,形成“天然港群海岸”,拥有大小港口21个,适合建设泊靠能力万吨以上的港口有五个,广西沿海港口同时具有水深,避风,浪小等自然特点[14],距离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港口比较近,便于广西沿海港口与周边地区港口的贸易往来。 (2)沿边优势:广西省有多个县市与越南接壤,边境口岸有12个,东兴、凭祥、友谊关、水口、龙邦成为国家一类口岸,还有25个边民互市贸易点,各边境口岸和边贸点都有便捷的公路连通。广西沿边的开放,为中国与越南以及东南亚国家的直接贸易、双边、多边或转口贸易、出口加工贸易等提供了理想的黄金宝地[6]。

(3)沿江优势:西江纵横广西省内的多个城市,西通云南、贵州,东经广东出海,广西境内年吞吐能力万吨以上的内河港口77个,经国家投资重点整治的西江河道,运输能力仅次于长江,西江水道是连接云、贵内河通向广东及港澳地区的“黄金水道”[14]。 2.广西对外贸易的特点

广西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及国家优惠政策,使对外贸易逐渐发展成为广西的经济支柱产业。广西的对外贸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进出口贸易额增长速度快,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表1 2002-2006年进出口总量(单位:亿元) 进出口总量 出口总量 进口总量 2002 201.1854 124.8137 76.3717 2003 264.2161 163.0853 101.1308 2004 355.0058 198.3071 156.6987 2005 418.2696 232.2127 186.0569 2006 521.9068 281.4418 240.465 (数据来源于广西省2002-2006年统计年鉴) 从表格1中可以看出2002年到2006年外贸进出口每年以20%以上速度增长,2005年后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减税政策,大大促进了广西的进出口贸易。随着广西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出口的产品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2005年,初级产品出口41842万美元,同比增长10.4%,占出口总额的14.5%,工业制成品出口245899万美元,同比增长21.9%,占出口总额的85.5%,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从进口商品的结构看,2005年初级产品进口146997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63.8%,工业制成品进口83551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6.2%,进口商品主要以国内紧缺的生产原料及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为主,其他日用消费品为辅,进口商品结构趋向合理,有利于经济建设需求和人们生活需要。 (2) 私营企业是进出口主力。

表2 2007年广西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比较(单位:万美元) 出口金额 出口同比增长% 进口金额 进口同比增长% 国有企业 143587 29 85057 28.6 外商投资企业 109478 34.7 180635 30.1 集体企业 23322 19.7 4485 97.6 私营及其他 234846 59.4 146075 45.9 (数据来源于广西省统计信息网) 从表2中可以看出,私营企业所占份额和增长速度上都称得上是对外贸易的主体,尤其是在出口方面,自2005年开始,私营企业超越国有企业,一直保持在第一大出口主体的位置。

(3) 东盟是第一贸易伙伴,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活跃。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是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地,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日益密切,2008年,东盟双边贸易总额达36.7亿美元,增长44.8%;欧盟保持广西第二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双边贸易总额为13.1亿美元,增长45.9%;巴西取代美国成为广西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额9.5亿美元,增长1.1倍。由于广西的区位优势,以及与东盟国家在风俗习惯、文化语言、消费习惯、宗教信仰方面的相同点,经济上的互补性有助于市场的发展。目前与东盟贸易的主要商品有:天然橡胶、机电产品、植物油、宝石、医药品、汽车、轮胎、水泥等,除商品贸易外,东盟各国与广西的相互投资发展较快,态势良好[16]。 (4) 机电产品出口处于领先地位,高技术产品进出口发展良好。

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是广西进出口的主要产品,近年来一直保持领先地位。2008年,机电产品出口17.7亿美元,增长56.4%,高技术产品出口2.8亿美元,增长23.5%,农产品出口7亿美元,增长72.8%,服装及衣着附件、钢材的出口额均为6.8亿美元,增幅分别为72.9%和92.1%。出口的产品主要是计算机及通信技术产品和生命科学技术产品,进口的主要产品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产品。

3.广西对外贸易取得的成就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广西从此迈开了对外开放的新步伐,广西的对外贸易步入正常发展轨道[3]。2000年以来广西对外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趋势。2001年受“美国9·11事件”的影响,广西对外贸易出现了大幅下滑,次年,广西对外贸易迅速恢复了高速增长态势,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之上,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1月2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广西对外开放迈入新阶段。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和蔓延,2009年广西对外贸易增势放缓,尤其进口贸易出现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2010年广西对外贸易率先走出世界经济危机阴霾,实现了高速增长,进出口贸易创历史新高,金额达到177.06亿美元,增长率为24.6%,相对于2000年广西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7.7倍,出口贸易金额达96.1亿美元,增长率为14.8%,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0.6%;进口贸易金额达80.96亿美元,增长率为28.8%,占全国进口贸易总额的0.58%。进出口贸易总额在全国中排第17位,在西部12个省区中排第2位。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有效地促进了广西对外全面开放格局的形成,尤其是极大地促进了广西对外贸易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的高速发展,增长率达32%,显著高于广西外贸整体增长状况。2000~2010年期间广西对外贸易基本保持顺差状况,贸易顺差为广西国际收支平衡起到积极作用[8]。

表3 2001-2010年广西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