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 冶金E092 40921164 刘峰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45号钢热处理及其金相观察 二、实验目的:
(1)熟悉中碳钢(45号钢)的基本热处理(淬火、回火)的工艺方法;
(2)练习试样的制备过程(粗磨,精磨,抛光,侵蚀); (3)练习使用金相显微镜,进一步熟悉其使用方法; (4)练习使用洛氏硬度计;
(5)熟悉和了解不同组织所对应的微观形貌;
(6)通过与其他同学的热处理钢种(含碳量,合金成分)以及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加热温度,冷却速度)的对比,分析以上这些因素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45号钢圆柱试样(高:16cm;直径:15cm),高温电阻炉及其附属设备(手套,夹子),手表;淬火介质——常温水,砂纸(100-800五个等级范围),打磨机,抛光机,4%的硝酸,酒精,金相显微镜等。
四、实验工艺及原理:通过对45号钢正常淬火,即加热温度860度(时间为30min)——>正常水冷淬火后得到马氏体(板条状或者是板条状+针状)+少量残余奥氏体组织——>然后将淬火马氏体钢放在500度的炉中进行中温回火,时间为40min,然后将试样以空冷的方式冷却至室温,进行粗磨,细磨,抛光,侵蚀,观察。
(1)金属热处理:金属热处理就是在固相状态下,通过温度的变化,即加热——>保温——>冷却的方式,使原有的组织发生固态相变,从而改变原有的相组成以及组织结构等,从而使我们获得所要求性能的一种工艺操作,从而可以充分发挥金属材料的潜力。常用的热处理手段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以及表面处理和形变处理。本次实验主要涉及到的是淬火和回火。
(2)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45号钢属于亚共析钢,所以在一般的热处理工艺中,奥氏体化时需要加热到AC3以上30-50度,否则若加热到两相区,则由于淬火组织中存在软相铁素体会导致强度和硬度大大降低,从而导致性能严重下降。
(3)淬火冷却介质的选择:45号由于是中碳钢,因而淬透性比较差,所以为了得到马氏体组织,我们需要用淬火能力比较强的水来来作为淬火介质。同时水温要保持在20-30度,以保证好的冷却效果。水温过高要及时换水。
1
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 冶金E092 40921164 刘峰
(4)淬火组织:碳钢正常淬火组织为马氏体(板条状或者是板条状+针状)+少量残余奥氏体组织。
①板条状马氏体(位错马氏体):低、中碳钢(0.6%以下),低碳合金钢中可以形成该组织,是许多定向平行排列、取向略有差异的板条组成马氏体束,一些接近平行的马氏体束再组成马氏体块的结构,亚结构有大量的位错。板条马氏体有较低的硬度和较好的韧性。
②针状马氏体(孪晶马氏体):高碳钢(一般需要1%以上,针状马氏体才单独存在)、高碳合金钢可以形成该组织,在显微镜下,针与针之间成一定的角度。最先形成的马氏体较为粗大,往往横穿整个奥氏体晶粒,将奥氏体加以分割,使以后形成的马氏体片的大小受到限制,因此针状马氏体的大小不一。同时马氏体一般有一条中脊线,并在马氏体周围有残留奥氏体。针状马氏体有较高的硬度和比较差的韧性。
③残余奥氏体:大约是含碳量大于0.5%的奥氏体淬火时被保留到室温不转变的亚稳的过冷奥氏体,它不易受硝酸酒精的侵蚀,在显微镜下呈白亮色,分布在马氏体之间,没有固定的形态。因为本次实验使用的是45号碳钢,所以残余奥氏体的量很少。
(5)回火温度的选择:回火温度的不同直接影响回火后组织的形貌结构。
①回火马氏体:是低温回火(150-250度)组织。它保留了原马氏体形态特征。针状马氏体回火析出了极细的碳化物,容易受到侵蚀,在显微镜下呈黑色针状。低温回火后马氏体针变黑,而残余奥氏体不变仍呈白亮色。低温回火后可以消除淬火钢的内应力,增加韧性,同时仍能保证钢的高硬度。
②回火屈氏体:是中温回火(350-500度)组织。回火屈氏体是铁素体与粒状渗碳体组成的极细混合物。铁素体基本上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