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学 学科第 四 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教学材料 教学时数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 小 学 数 学 国 家 课 程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 约60课时 陈燕芬 二 9、10 班学生 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9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有余数的除法、认识万以内的数、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共安排了4个单元:时、分、秒;认识方向、分米和毫米、角的初步认识。 “概率与统计”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2次活动:测定方向、了解你的好朋友。 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期末复习”单元。 本册教科书的教学内容,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各个领域的具体目标,在统筹规划第一学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的。选择教学内容时,还充分考虑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于全面落实本学期数学教学的各项目标。 本册教材的重点:万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能否较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不仅影响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计算能力的形成,而且也直接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本册教材的难点:时、分、秒 一、知识与技能。 1、数与代数。?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算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口算两位数加减、整百数加减,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的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东、男、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会用直角判定锐角与钝角。?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计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课 程 内 容 课 程 目 标 简单换算。 3、统计与概率。?经历从简单实际生活情境中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有关数据,进一步感受标准对于分类的意义,体会数据的价值。 二、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 ?通过认识千以内的数,进一步提高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能力。通过有关口算、笔算和估算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方式、方法和技巧的理解,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解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发展数感。通过探索和发现数、计算以及平面图形中的一些简单规律,进一步提高比较、归纳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符号感。 ?使学生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不断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使学生在解决一些需要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不段经历从现实生活或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数量关系、选择解题思路的经验,进一步增强有根据、有条理进行思考的意识,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使学生在认识分米和毫米,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认识角和直角,以及相关的测量、操作、交流等活动,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进一步体会现实空间中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与相应物体的联系,不断增强只管思考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通过简单的实际调查以及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活动,进一步积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经验,体会分类方法的多样性,更加客观地理解统计结果,从而发展统计观念。 ?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中,继续发展推理能力,学习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日常生活、问题情境和各种数学现象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积极尝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和分析问题,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评价。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体会合作的益处,提高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测量长度、描叙物体位置和简单的行走路线,直观比较角的大小,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中,进一步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不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前整理、在倾听后思考,逐步增强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四、情感与态度。 ?从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内容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主动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作出调整。 ?使学生在进行四则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培养发现错误及时更正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在测量物体长度、描叙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从典型物体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分类整理数据,以及解决其它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使学生通过参与有关的数学实践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感受合作交流的价值与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期研 究重点 重点研 究课例 低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教学调控和策略的研究 《 退位减》 二(9)、二(10)班各有学生47人,经过半年的学习,孩子们都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的具备了观察、理解、思考的能力和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基本知识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面大,在书写、学习品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如林承亮、刘涵等小朋友上课注意力始终不集中,手上老是在摸东西,家长比较忙,平日也没有空辅导孩子的学习。陈泓宇、周杨、张海峰等小朋友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遇到难题就停滞不前了。因此关注这些孩子,尽可能转化后进,提高先进,发展后进是本学期重点。对于基础很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更要认真对待,尽量做到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多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取得进步。 一、对学生学的评价 (一)学习过程的评价: 包括学习习惯、心理素质、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方面。在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考察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能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度,更要重视考察学生数学的思考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①课堂学习状态(倾听、表达、合作);②预习情况;③课内外作业情况;④课外实践活动情况;⑤单元练习情况。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飞信、博客等)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定期进行单元练习,了解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调整教学。关注学优生、学困生的辅导。2. 开展数学综合性实践活动,注重对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的评价:能否结合数学学习观察事物;能否用口头、图文、书面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学 情 分 析 课 程 评 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