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异绘本《山海经》(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神异绘本《山海经》(一)

作者:书原子

来源:《作文与考试·小学低年级版》2018年第05期

《山海经》是描述我国上古时期的奇书,是人类从自然走向文明的第一批果实。它诞生于春秋时期,已经有两千六七百年的历史了。它主要记录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书中记载了四十个邦国,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条水道,一百多个历史人物,四百多个神怪异兽。书中的神话形象异常丰富,分为五个类别。第一类,神灵,包括帝丹朱、精卫,西王母以及火神、山神等;人王,如刑天等。第二类,异兽,如夔,一足无角怪兽。第三类,奇鸟,如九凤等。第四类,异鱼和怪蛇,如琴虫,是蛇的身子,兽的头。第五类,远方异民。目前收集到的《山海经》,有十六个版本,共有图画三千多幅,文字三万多。 《山海经》是一本会讲故事的书,它都用什么样的方式讲故事呢? 第一种,记事型。

1.以图记事。这样的记录,是让我们仔细观察图,之后学着看图说话。请见图一、图二、图三。

2.图文记事。通常在图旁,写上一段话来记事。请见图四、图五。如,记事的文字是这样的:“九凤,九首人面鸟,身居北极天柜之山。”(清·吴任臣近文堂图本) 【翻译】九凤,九个头长着人的脸,居住在极北的天柜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记事的文字,记录名称、神通、叫声、居处等,一般只有十几个字,简洁清晰。这和大家记日记的文字很相像。 第二种,描述型。

通常也是在图旁,写上一段文字来描述。请见图六、图七。如,文字是这样的:“夔,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必有风雨,出流波山。”(清·吴任臣康熙图本)

【翻译】夔,形状像牛,身体是深青色的,没有角,长一只脚。夔出入的时候一定有风雨,出现在流波山。据其他版本介绍,夔是雷神,能发出雷鸣之声,并伴有日月般的光芒。传说中华始祖之一黄帝得到它之后,用夔的皮做鼓,用夔的骨头做鼓槌,敲击的时候声音传到五百里之外,响亮的声音震骇九州。描述型的文字,要比记事更详细,并有描写,字数较多。重点记录一个人或一件事,都会用到描写。

第三种,品格型。

如,君子国:“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文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有熏华草,朝生暮死。一曰在肝榆之尸北。”(清《边裔典》)请见图八。

【翻译】君子国在它的北面,那里的人穿衣戴帽、腰间佩带宝剑,吃野兽,常驱使两只老虎在身旁。君子国的人为人谦让,不喜欢争斗。君子国有一种薰华草,早晨开花傍晚即死。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君子国在肝榆尸神的北面。品格型注重对象的品质和性格描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四种,巫事型。

如,介绍冉遗鱼:“英鞮(d ī)之山,浣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m í) ,可以御凶。”(明·蒋应镐绘图本)请见图九。

【翻译】浣水发源于英鞮(d ī)山,向北流,注入陵羊湖。这里有很多冉遗鱼,长着鱼身体蛇头,有六只脚,眼睛像马耳朵,人吃了它不会做噩梦,佩戴在身边可以防御灾祸。这种求神问卜的事,现在很少见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