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教案新人教版

第2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时名片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考纲明示:商业的发展。

[主干知识 理一理]

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2.市的变迁

3.城市的发展

(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2)表现:长安、洛阳等大城市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中心,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空

1

前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拨云见日 想一想]

1.古代的“城”和“市”一样吗?

试 答

提示: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城”和“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统治者的政治中心,后者是商业活动的场所。

2.商业在宋代开始居于中国的主导地位吗?

试 答

提示:不是。中国古代社会,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未能占据主导地位。 3.宋代以后兴起的商业名镇与古代早期的城市相同吗?

试 答

提示:不同。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大都是政治城市,商业活动依附于政治因素,不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宋代以后兴起的工商业城市则是以经济职能为主。

4.概括两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容。

试 答

提示:(1)政治上:实行二府三司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制度日益完善。重文轻武。 (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海外贸易发达,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市民阶层兴起。 (3)文化上:理学产生,宋词、风俗画兴起。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5.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吗?

试 答

提示:否。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

6.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试 答

2

提示:(1)影响人口迁移的流动,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城市规模扩大;影响封建经济发展,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2)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传统的“重农抑商”形成冲击,同时助长了拜金、奢侈风气。

(3)影响市民日常生活,更加方便丰富。 (4)政府收入增加。

[史论要旨 背一背(先填后背)]

(1)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制之下。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都会大量兴起。

(2)两宋时期,中国商业发展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对两宋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经历了两大阶段:从周到唐的严格限制阶段和宋至明清的放松限制阶段。城市的发展与当时的商业是联系在一起的,商业的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相辅相成。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 古代“市”的四个发展趋势 WEIKAODIAN

一 ①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②“市”是商品交换的

场所,最初只是城内很小一部分。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取决于它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思考1 史料一反映出中国古代城市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由①②反映出城和市是分开的,由①反映出城市主要以政治职能为主。由②反映出市的规模小,地位低。

二 北宋都城汴京:①至州桥投西大街,乃果子行。街北……珠子铺……过州桥,

②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思考2 史料二反映出中国古代城市有何特点?

试 答

史料解读:①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行业多;②反映出市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三 宋史专家赵宝珠认为①“草市——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

种新事物,②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思考3 史料三反映出中国古代城市有何特点?

试 答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