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卷新版浙教版

《第一章综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 K-39 Ca-40 Fe-56 Zn-65

夯实基础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研碎胆矾 B.铜表面产生铜绿 C.蒸发 D.压缩空气 2.俗名和物质名称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俗名 物质名称 A 熟石灰 氢氧化钙 B 苏打 碳酸氢钠 C 酒精 乙醇 D 火碱 氢氧化钠 3.有关物质用途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氢氧化铜治疗胃酸过多

4.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CO2+2NaOH═Na2CO3+H2O D.Fe+CuSO4═Cu+FeSO4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B.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看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 C.在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检验其是否呈酸性

D.氢氧化钠和稀盐酸两种无色溶液混合前后,插入温度计观察温度变化 6.下述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烟雾,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紫色石蕊试液能使稀硫酸变红色

C.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D.在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中溶剂不一定都是水 B.复分解反应的产物一定只有两种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8.如图表示土壤的pH和植物吸收营养元素的关系。栅栏(阴影部分)纵向宽度越宽,表示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越高。依据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酸性越强,植物对三种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1 / 13

B.土壤碱性越强,植物对磷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C.土壤pH=8时,植物对三种元素吸收率最高的是钾 D.植物同时吸收三种元素的土壤pH最佳范围:5~6

9.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X一定是CuCl2 B.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C.Y可能是H2O D.Y可能是Na2SO4

10.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盐+水 ②X+金属氧化物→盐+水 A.HCl

B.CO

C.NaOH

D.CaO

11.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12.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

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

13.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A ①热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食醋除去 B C ①用无色酚酞溶液可鉴①墙内开花墙外香,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 ①测定物质的酸碱度可用紫色石蕊试液 ②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减少水体污染 ②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质是金刚石,用于镶嵌②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②有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在玻璃刀头上 别白酒和白醋 14.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

A.内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 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C.内壁有硫粉的试管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 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1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C.通常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2 / 13

16.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

溶液和酚酞试液。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酚酞和水)( )

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或稀硫酸 B.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C.直接将甲组的废液排入铸铁管下水道,可能腐蚀铸铁水管 D.将两组的废液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污染

17.下列物质在溶液中组内两两之间都能互相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硫酸铜、氯化钙、硝酸钠 B.硫酸、碳酸钾、氢氧化钡 C.氯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钾 D.盐酸、硝酸钾、氢氧化锌

18.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C.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Cl的个数比为1:1 D.滴入适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19.常温下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产生。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加

人足量稀硫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 ) A.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只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必须直接接触才会发生化学反应 C.块状大理石与粉末状大理石的化学性质不同 D.硫酸钡粉末也可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而溶解 20.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如图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如图向一定量pH=2的盐酸中逐滴加水稀释 C.如图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如图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氧化钙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22分)

21.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在学习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后,归纳的知识网络如

图,图中“-”两端的物质可以反应。请帮助该同学进行完善和纠正。 (1)图中的A类物质可能是

(2)在图中的5条连线中,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 条。

+

-

废液来源 检测方法与结果 甲组 观察废液呈无色 乙组 观察废液呈红色 3 / 1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