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河南省信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 Ba 13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6个小题,计48分)
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2.下列指定实验的装置图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分离水和乙醇
C.配制100mL0.10mol/L盐酸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胶体属于纯净物
D.尾气处理吸收HCl气体
B.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电离出的阳离子有H的物质一定是酸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0.5molO3与11.2L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②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铝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③通常状况下,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④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⑤常温下,4.4g CO2和N2O(不反应)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为0.3 NA ⑥在反应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3molI2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⑦标准状况下,22.4 L SO3含有的分子数为NA ⑧在常温常压下,1 mol O2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⑨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 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⑩将100 mL 0.1 mol·L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数目为0.01NA A.①②④⑧ B.④⑤⑧ C.③⑥⑨⑩ D.④⑤⑧⑨
5.配制0.01 mol/L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所取的NaOH样品受潮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溅出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6.海带中含碘元素,有人设计如下步骤来提取碘:①通足量氯气 ②将海带烧成灰,向灰中加水搅拌 ③加入CCl4振荡 ④过滤 ⑤用分液漏斗分液。合理的操作顺序为 ( ) A.③一①一②一⑤一④ B.②一①一③一④一⑤ C.①一③一⑤一②一④ D.②一④一①一③一⑤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 ) 选项 A B C D 待提纯的物质 CaO(CaCO3) Cu(CuO) CuSO4(H2SO4) CO(H2) 选用的试剂 水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氧气 操作的方法 溶解、过滤、结晶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过滤 点燃 -1
-1
-
8.不用任何试剂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NaOH ②MgSO4③Ba(NO3)2④Cu(NO3)2⑤KNO3被鉴别出来的正确顺序是( )
A..④①②③⑤ B.④③①②⑤ C.⑤④③②① D.②③①④⑤ 9.10gNaOH溶解于90g水中,溶液内含有H元素的物质的量是( ) A.0.25mol B.0.5mol C.10mol D.10.25mol
10.已知有如下反应:① 2BrO3 + Cl2 = Br2 + 2ClO3,② ClO3+ 5Cl+ 6H = 3Cl2 + 3H2O,③ 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④ 2FeCl2 + Cl2 = 2FeCl3。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BrO3﹥ClO3﹥Cl2﹥Fe﹥I2 B.BrO3﹥Cl2﹥ClO3﹥I2﹥Fe C.ClO3﹥BrO3﹥Cl2﹥Fe﹥I2 D.BrO3﹥ClO3﹥Fe﹥Cl2﹥I2
11.下列有关离子共存的说法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 加入NaOH溶液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NH4、Al、Cl、SO4 ② 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Fe、Mg、Cl、SO4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3+
2+
-
2-
+
3+
-
2-
-
-
3+
-
-
3+
-
-
3+
-
-
3+
-
-
-
-
+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K、CO3、Na、S ④ 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共热:NH4+ OH= NH3↑+ H2O ⑤ 用食醋溶解水垢:CaCO3 + 2H= Ca+ CO2↑+ H2O ⑥ 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pH = 7: Ba+ 2OH+ 2H+ SO4
2+
—
+
2—
+
2+
+
—
+
2-
+
2-
= BaSO4↓ + 2H2O
3+
2+
2+
⑦ 用FeCl3溶液腐蚀铜电路板:2Fe+ Cu= 2Fe+ Cu
A.①③⑤⑦ B.②③⑥⑦ C.②④⑤⑦ D.③④⑥⑦
12.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2HCl==MnCl2+H2↑ B.Mg+MnSO4==MgSO4+Mn C.Mn+Cu(NO3)2==Mn(NO3)2+Cu DvFe+MnSO4==FeSO4+Mn
13.含1mol HCl和1mol MgSO4的混合溶液中,当向其中滴加1mol/L的Ba(OH)2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14.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K、NO3、SO4、NH4、CO3(不考虑溶液中少量的H和OH),取200mL该溶液,分为两等份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已知NH4 在碱性条件下可以生产氨气)
实验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无法确定是否含有K
B.该溶液中肯定含有NO3、SO4、NH4、CO3 C.不能确定该溶液中是否含有含NO3+
+
+
+
-
+
?2??2???2??2??
-1
D.该溶液中一定含K,且c(K)= 0.1mol/L
15.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的KOH溶液,蒸发溶剂,恢复到原来的温度,若质量分数变为2a%,则物质的量浓度变为( ) A.等于2c mol·L C.小于2c mol·L
-1-1
B.大于2c mol·L D.在c~2c mol·L之间
-1
-1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16.将 Cl2通入 NaBr 和 NaI 的混合液中,待反应充分后将所得的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将得到的固体冷却、称量.并且知道受热时溴单质易挥发,碘单质易升华。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与通入 Cl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 NaI 的物质的量为( )
A. 0.5 mol B. 0.4 mol C. 0.3 mol D. 0.25 mol
二、填空题(共四个小题,除指定空外,每空2分,共52分)
17.(本题14分)现有下列九种物质:①盐酸溶液 ②石墨 ③蔗糖 ④CO2⑤熔融NaHSO4⑥Ba(OH)
2
固体 ⑦氨水 ⑧纯硫酸 ⑨NaCl固体
(1)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导电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和SiO2在高温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3C+SiO2
SiC+2CO (已知SiC中Si元素为+4价)
上述反应中还原产物是;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3)上述九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⑤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题包括两个部分,共10分)
I、 向KI和硫酸混合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迅速反应放出大量气泡,溶液呈棕色。 查阅资料知,反应过程如下: ①H2O2+2KI+H2SO4=I2+K2SO4+2H2O; ②H2O2+I2=2HIO; ③H2O2+2HIO=I2+O2↑+2H2O
(1)用双线桥法表示过程①电子转移情况:
H2O2+2KI+H2SO4=I2+K2SO4+2H2O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
-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2)只比较上述反应②与③,则判断I2起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
(3)试判断,酸性条件下HIO、H2O2、O2三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___________(填化学式)。 II、一定条件下,向含硝酸的废水中加入CH3OH(碳元素为-2价),将HNO3还原成N2。若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5∶6,则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的化合价为;每转移3 mol电子,反应消耗g CH3OH。
19.(本题12分)通常状况下,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难溶于水,与酸、碱、盐溶液均不反应。已知乙二酸晶体加热分解的方程式为:H2C2O4?2H2O
3H2O + CO2↑+ CO↑,不考虑其
他因素干扰,如何利用下列装置验证反应产物中含有CO2和CO(装置不能重复使用)。酒精喷灯可作高温热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
(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用数字表示接口的连接顺序:①→; (3)证明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4)本实验尾气处理的方法是;
(5)根据题给的数据,假设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排出,并与吸收液充分反应(提示:B、C中澄清石灰水均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最终D中生成了两种物质,则这两种生成物的化学式及对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0.(本题16分)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分别为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NaHSO4溶液,为确定四瓶溶液分别是什么,将其随意标号为A、B、C、D,分别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实验顺序 ① ② ③ 实验内容 A + B A + C A + D 实验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 放出无色气体 放出无色气体 实验顺序 ④ ⑤ ⑥ 实验内容 B + C B + D C + D ++2-实验现象 无明显变化 生成白色沉淀 无明显变化 已知:NaHSO4属于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