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考纲要求]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Ⅱ) 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7.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知识主干·系统联网] 理基础 建网络 回扣关键知识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4页
■高考必背——记一记
1.可遗传变异的几个核心知识点
(1)关于“互换”的问题:①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参与互换的基因为“等位基因”。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参与互换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2)关于“缺失”问题:①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②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2.关于育种过程的几个核心知识点
(1)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基因突变频率,但不能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所以需要大量处
1
理实验材料。
(2)单倍体育种:包括杂交、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三个主要环节,应在秋水仙素处理后对各种纯合子进行选择,而不能选择花粉或单倍体,因为花粉不表现相关性状,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也难以表现相关性状。
(3)多倍体育种:常用方法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多倍体。
(4)“可遗传”≠“可育”;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育种。 3.生物进化中的认识误区 (1)生物进化≠物种的形成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②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是新物种的形成要经过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的基础。
(2)物种形成与隔离的关系: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
(3)共同进化并不只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共同进化,还包括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
■易混易错——判一判
1.判断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叙述的正误
(1)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与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分布所用核心技术相同。(2016·全国卷Ⅲ)(×)
(2)XYY个体的形成及三倍体无子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均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行为有关。(×)
(3)基因B中的碱基对G-C被碱基对A-T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2015·海南卷)(√) (4)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2015·江苏卷)(√) 2.判断下列有关育种叙述的正误
(1)抗病植株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2)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3)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 3.判断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叙述的正误
(1)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2017·江苏卷)(×)
(2)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2
(3)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高频考点·融会贯通] 析考点 做题组 攻破热点难点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5页
考点一 生物变异的类型及特点
[真题试做·明考向]
1.(2018·高考全国卷Ⅰ)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M和N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
解析:突变体M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培养基上生长,说明该突变体不能合成氨基酸甲,可能是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自然条件下其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故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突变体M的RNA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不能得到X。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转移,使基因重组,产生了新的大肠杆菌X。
答案:C
2.(2015·高考全国卷Ⅱ)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解析: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疾病,A项正确。 答案:A
3.(2015·高考海南卷)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