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一、基础知识批注——理解深一点
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命题中的“且”“或”“非”叫做逻辑联结词.
①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复合命题“p且q”,记作p∧q; ②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复合命题“p或q”,记作p∨q; ③对命题p的结论进行否定,得到复合命题“非p”,记作綈p.
?“且”的数学含义是几个条件同时满足,“且”在集合中的解释为“交集”;“或”的数学含义是至少满足一个条件,“或”在集合中的解释为“并集”;“非”的含义是否定,“非p”只否定p的结论,“非”在集合中的解释为“补集”.
?“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1)命题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否命题既否定其条件,也否定其结论. (2)命题的否定与原命题的真假总是相对立的,即一真一假,而否命题与原命题的真假无必然联系.
(2)命题真值表:
?
?
p 真 假 真 假
命题真假的判断口诀 p∨q→见真即真,p∧q→见假即假,p与綈p→真假相反.
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q 真 真 假 假 p∧q 真 假 假 假 p∨q 真 真 真 假 綈p 假 真 假 真 1
量词名称 全称量词 存在量词 常见量词 所有、一切、任意、全部、每一个等 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一个、某个、有些、某些等 表示符号 ? ? 3.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命题名称 全称命题 特称命题 4.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
命题 ?x∈M,p(x) ?x0∈M,p(x0)
二、常用结论汇总——规律多一点
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等价关系
(1)p∨q真?p,q至少一个真?(綈p)∧(綈q)假. (2)p∨q假?p,q均假?(綈p)∧(綈q)真. (3)p∧q真?p,q均真?(綈p)∨(綈q)假. (4)p∧q假?p,q至少一个假?(綈p)∨(綈q)真.
三、基础小题强化——功底牢一点
一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若命题p∧q为假命题,则命题p,q都是假命题.( ) (2)命题p和綈p不可能都是真命题.( )
(3)若命题p,q至少有一个是真命题,则p∨q是真命题.( )
(4)若命题綈(p∧q)是假命题,则命题p,q中至多有一个是真命题.( ) (5)“长方形的对角线相等”是特称命题.( ) 答案:(1)× (2)√ (3)√ (4)× (5)×
(二)选一选
2
命题结构 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 存在M中的一个x0,使p(x0)成立 命题简记 ?x∈M,p(x) ?x0∈M,p(x0) 命题的否定 ?x0∈M,綈p(x0) ?x∈M,綈p(x) 1.命题?x∈R,x+x≥0的否定是( ) A.?x0∈R,x0+x0≤0 C.?x∈R,x+x≤0
22
2
B.?x0∈R,x0+x0<0 D.?x∈R,x+x<0
2
2
解析:选B 由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知命题B正确.
11
2.已知命题p:若x>y,则-x<-y;命题q:若>,则x xy③p∧(綈q);④(綈p)∨q中,真命题是( )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C 由不等式的性质可知,命题p是真命题,命题q为假命题,故①p∧q为假命题;②p∨q为真命题;③綈q为真命题,则p∧(綈q)为真命题;④綈p为假命题,则(綈 p)∨q为假命题,故真命题为②③. 3.下列四个命题中的真命题为( ) A.?x0∈Z,1<4x0<3 C.?x∈R,x-1=0 2 B.?x0∈Z,5x0+1=0 D.?x∈R,x+x+2>0 2 131 解析:选D 选项A中, 445矛盾;选项C中,x≠±1时,x-1≠0;选项D正确. (三)填一填 4.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一定都相等”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存在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 ???b5.若命题p: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x?x>- a??? 2 ?? ?,命题q:关于x的不等式(x-a)(x?? -b)<0的解集为{x|a 解析:由题知命题p为假命题,命题q为假命题,故只有“綈p”是真命题. 答案:綈p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