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B》复习试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B》

一、选择题 A型题:

1、 下列说法符合糖原概念的是:

A. 含有α-1,3-糖苷键和α-1,4-糖苷键 B. 含有α-1,3-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

C. 支链短而密,每隔6~8个葡萄糖单位有1个分支 D. 支链长而疏,每隔20~30个葡萄糖单位有1个分支 E. 支链短而少 2、属于戊糖的是:

A. 2-脱氧核糖 B. 蔗糖 C. 葡萄糖 D. 半乳糖 E. 果糖 3、下列说法符合脂肪概念的是:

A. 脂肪是类脂 B. 脂酰甘油就是脂肪 C. 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 D. 脂肪中含有磷酸基 E. 脂肪是三脂酰甘油 4、不属于卵磷脂组成成分的是:

A. 甘油 B. 乙醇胺 C. 胆碱 D. 油酸 E. 花生四烯酸

5、两种蛋白质A和B,现经分析确知A的等电点比B高,所以下面一种氨基酸在A的含量可能比B多,它是:

A. 苯丙氨酸 B. 赖氨酸 C. 天冬氨酸 D. 甲硫氨酸 E. 谷氨酸 6、维系蛋白质α-螺旋结构的化学键是:

A. 肽键 B. 离子键 C. 二硫键 D. 氢键 E. 疏水键 7、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 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 B. 氨基酸组成的改变 C. 肽键的断裂 D. 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E. 蛋白质的水解 8、连接核酸结构单位的化学键是:

A. 肽键 B. 磷酸二酯键 C. 二硫键 D. 氢键 E. 糖苷键 9、核酸分子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位是:

A. 磷酸戊糖 B. 核苷 C. 碱基序列 .

精品文档

D. 碱基堆积力 E. 磷酸二酯键

10、某DNA分子含20%的胸腺嘧啶,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

A. 20% B. 30% C. 40% D. 60% E. 80% 11、酶原的激活是由于:

A. 激活剂将结合在酶原分子上的抑制剂除去 B. 激活剂使酶原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 C. 激活剂携带底物进入酶原的活性中心 D. 激活剂活化酶原分子的催化基团

E. 激活剂使酶原分子的一段肽水解脱落,从而形成活性中心,或使活性中心暴露 12、当Km值等于0.25[S]时,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的:

A. 70% B. 75% C. 80% D. 85% E. 90% 13、磺胺药的作用机理是:

A.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B. 反馈抑制作用 C.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D. 竞争性抑制作用 E. 使酶变性失活 14、关于Vit的错误叙述是:

A. 许多动物体内不能自行合成或合成量不足 B. 不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C. 生物体内需要量少,必须由食物供给 D. 是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E. 可彻底氧化分解供给机体能量

15、下列有关Vit C生理功能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保护巯基为还原状态 B. 保护谷胱甘肽为氧化型 C. Vit C在体内物质代谢中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D. 参与某些物质的羟化反应 E. 促进肠内铁的吸收 16、在生物氧化中NAD+

的作用是:

A. 脱氢 B. 加氧 C. 脱羧 D. 递电子 E. 递氢 17、体内分布最广的一条呼吸链是:

A. FADH2氧化呼吸链 B. NADH氧化呼吸链 C.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D. B与A E. B与C 18、可被CO抑制的呼吸链组分是:

A. NAD

+

B. FAD C. CoQ D. Cyt c E. Cyt a3

19、下列化合物中没有高能键的是:

A. ATP B. ADP C. 磷酸肌酸 D. 1,3-二磷酸甘油酸 E. 3-磷酸甘油醛 20、成熟红细胞的能源主要来自:

A. 糖的有氧氧化途径 B. 磷酸戊糖途径 C. 糖原合成途径 D. 糖异生途径 E. 糖酵解途径 21、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消化的是:

A. 蔗糖 B. 淀粉 C. 糊精 D. 纤维素 E. 糖原 22、主要的食用糖是:

A. 葡萄糖 B. 果糖 C. 蔗糖 D. 饴糖 E. 麦芽糖 23、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是:

A. 亚麻酸 B. 油酸 C. 棕榈酸 D. 棕榈油酸 E. 月桂酸 24、脂肪的碘值愈高表示:

A. 所含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愈高 B. 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愈高 C. 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愈低 D. 所含脂肪酸的碳链愈长 E. 所含脂肪酸的分子量愈大 25、指出必需氨基酸:

A. 胱氨酸 B. 半胱氨酸 C. 脯氨酸 D. 丝氨酸 E. 苏氨酸 26、哪种氨基酸水溶液的pH值最低:

A. 精氨酸 B. 赖氨酸 C. 谷氨酸 D. 天冬酰胺 E. 色氨酸。 27、蛋白质的主链构象属于: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空间结构 28、在DNA水解液中含量与dAMP相同的是:

A. dCMP B. dGMP C. dIMP D. dTMP E. dUMP 29、关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正确说法是:

A. 是一个三链结构 B. DNA双股链的走向是反向平行的 C. 碱基A和G配对 D. 互补碱基以共价键结合 E. 磷酸戊糖主链位于DNA螺旋内侧 30、通常核酸不含:

A. 腺嘌呤 B. 黄嘌呤 C. 鸟嘌呤 D. 胸腺嘧啶 E. 尿嘧啶 .

精品文档

31、决定酶的专一性的是:

A. 酶蛋白 B. 辅酶 C. 辅基 D. 催化基团 E. 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 32、Km值是:

A.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B.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浓度 C.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温度 D.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 E. 以上都不是

33、哪一种情况可用增加[S]的方法减轻抑制程度:

A. 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B. 竞争性抑制作用 C. 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D. 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E. 反馈性抑制作用 34、关于Vit的正确叙述是:

A. Vit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B. Vit不经修饰即可作为辅酶(基) C. 所有的辅酶(辅基)都是Vit D. 前列腺素由脂溶性Vit生成 E. 大多数B族Vit是辅酶或辅基的前体 35、参与体内一碳单位转移的物质是:

A. Vit D B. Vit B1 C. CoA D. FH4 E. 硫辛酸 36、下列有关生物氧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三大营养素为能量主要来源 B. 生物氧化又称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 C. 物质经生物氧化或体外燃烧产能相等 D. 生物氧化中CO

2经有机酸脱羧生成E. 生物氧化中被氧化的物质称受氢体(或受电子体) 37、哪个代谢不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A. 糖酵解 B. 三羧酸循环 C. 电子传递 D. 氧化磷酸化 E. 脂肪酸β-氧化 38、哪个化合物不是呼吸链的组分:

A. NAD

+

B. FAD C. CoA D. CoQ E. Cyt

39、二硝基苯酚是氧化磷酸化的:

A. 激活剂 B. 抑制剂 C. 解偶联剂 D. 促偶联剂 E. 无影响物 40、关于糖酵解的正确描述是:

A. 全过程是可逆的 B. 在细胞浆中进行 C. 生成38分子ATP

精品文档

D. 不消耗ATP E. 终产物是CO2和水 41.下列说法符合糖原概念的是:

A. 含有α-1,3-糖苷键和α-1,4-糖苷键 51.对DNA二级结构的错误描述是:

A. 是右手双螺旋结构,每一个螺旋包含10个碱基对

B. 主链由脱氧核糖与磷酸通过二酯键交替连接形成,两条链反向互补结合,碱基作为侧链位于

B. 含有α-1,3-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

C. 支链短而密,每隔6~8个葡萄糖单位有1个分支 D. 支链长而疏,每隔20~30个葡萄糖单位有1个分支 E. 支链短而少

42.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是:

A. 亚麻酸 B. 油酸 C. 棕榈酸 D. 棕榈油酸 E. 月桂酸 43.胆固醇不能转化成:

A. 胆汁酸 B. 乙醇胺 C. 维生素D3 D. 粪固醇 E. 醛固酮 44.蛋白质中没有的氨基酸是:

A. 半胱氨酸 B. 甲硫氨酸 C. 瓜氨酸 D. 胱氨酸 E. 丝氨酸

45.两种蛋白质A和B,现经分析确知A的等电点比B高,所以下面一种氨基酸在A的含量很可能比B多,它是:

A. 苯丙氨酸 B. 赖氨酸 C. 天冬氨酸 D. 甲硫氨酸 E. 谷氨酸 46.哪个是氨基酸的呈色反应:

A. 脱羧基反应 B. 双缩脲反应 C. 氧化反应 D. 茚三酮反应 E. 转氨基反应 47.改变氢键不会改变蛋白质的: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以上都会 48.从组织提取液中沉淀蛋白质而又不使之变性的方法是加入:

A. 硫酸铵 B. 三氯醋酸 C. 氯化汞 D. 钨酸 E. 1mol/L盐酸 49.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 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 B. 氨基酸组成的改变 C. 肽键的断裂 D. 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E. 蛋白质的水解 50.某DNA分子含20%的胸腺嘧啶,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

A. 20% B. 30% C. 40% D. 60% E. 80% .

双螺旋内侧

C. 嘌呤碱基只能与嘧啶碱基配对,其结合的基础是尽可能多地形成氢键 D. 双螺旋的螺距是3.4nm,直径是2nm

E. DNA只存在于细胞核内,其所带遗传信息由RNA携带到内质网并指导蛋白质合成 52.DNA的热变性是:

A. 磷酸二酯键断裂 B. DNA分子进一步形成超螺旋 C. DNA分子碱基丢失,数目减少 D. DNA双螺旋解链 E. DNA双链形成左手螺旋 53.关于酶的辅基的正确叙述是:

A. 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B. 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 C. 由活性中心的若干氨基酸残基组成 D. 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基团传递 E. 一般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与酶蛋白分开 54.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错误说法是:

A. 活性中心可处在一条多肽链上 B. 活性中心可跨越在两条多肽链上

C. 活性中心就是酶的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集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区域 D. 酶的必需基团就是酶的活性中心 E. 酶的活性中心与酶的空间结构有密切关系 55.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区别是:

A. 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 B. 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C. 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 D. 具有高度专一性 E. 能降低活化能

56.一个简单的酶促反应,当[S]<

A. 反应速度最大 B. 反应速度不变 C. 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 D. 增加底物,反应速度不变 E. 增加底物,反应速度降低 57.当Km值等于0.25[S]时,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的:

A. 70% B. 75% C. 80% D. 85% E. 90% 58.成熟红细胞的能源主要来自:

A. 糖的有氧氧化途径 B. 磷酸戊糖途径 C. 糖原合成途径 D. 糖异生途径 E. 糖酵解途径 59.关于三羧酸循环的错误叙述是:

A. 在线粒体内进行 B. 反应是可逆的 C. 是糖、脂肪、蛋白质的共同氧化途径 D. 产生NADH和FADH2 E. 有GTP生成 60.饥饿时,肝脏内下列哪条途径的酶活性最强:

A. 磷酸戊糖途径 B. 糖异生途径 C. 脂肪合成途径 D. 糖酵解途径 E. 糖原合成途径 61. 哪个是氨基酸的呈色反应:

A. 脱羟基反应 B. 双缩脲反应 C. 氧化反应 D. 茚三酮反应 E. 转氨基反应 62.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

A. 甘氨酸 B. 天冬氨酸 C. 酪氨酸 D. 丙氨酸 E. 半胱氨酸 63.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 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 B. 氨基酸组成的改变 C. 肽键的断裂 D. 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E. 蛋白质的水解 64.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A. 中和蛋白质所带电荷,破坏蛋白质分子表面的水化膜 B. 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C. 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D. 改变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E. 使蛋白质溶液的pH = Pi 65.连接核酸结构单位的化学键是:

A. 肽键 B. 磷酸二酯键 C. 二硫键 D. 氢键 E. 糖苷酸 66.关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正确说法是:

A. 是一个三链结构 B . DNA双股链的走向是反向平行的 C. 碱基A和G配对 D. 互补碱基以共价键结合 .

精品文档

E. 磷酸戊糖主链位于DNA螺旋内侧 67.通常核酸不含:

A. 腺嘌呤 B. 黄嘌呤 C. 鸟嘌呤 D. 胸腺嘧啶 E. 尿嘧啶 68.A. 酶-底物复合物 B. 酶-抑制剂复合物 C. 酶蛋白-辅助因子复合物 D. 酶-别构剂复合物 E. 酶的无活性前体 69.决定酶的专一性的是:

A. 酶蛋白 B. 辅酶 C. 辅基 D. 催化基团 E. 活性中心以外的必需基团 70.三大营养素是指:

A. 水,无机盐,糖 B. 糖,脂类,蛋白质 C. 糖,脂肪,水 D. 糖,脂肪,蛋白质 E. 蛋白质,核酸,酶 71.Cyt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

A b→c→c1→aa3→O2 B c→b1→c1→aa3→O2 C b→c1→c→aa3→O2 D c1→c→b→aa3→O2 E c→c1→b→aa3→O2 72.关于糖酵解的正确描述是:

A. 全过程是可逆的 B. 在细胞中进行 C. 生成38分子ATP D. 不消耗ATP E. 终产物是CO2和水 73.催化丙酮酸生成乙酰CoA的是:

A. 丙酮酸激酶 B. 丙酮酸羧化酶 C. 丙酮酸脱氧酶系 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E. 乳酸脱氧酶 74.三羧酸循环一周,有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A 1 B 2 C 3 D 4 E 5 75.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类脂:

A. 甘油三酯 B. 磷脂 C. 糖脂 D. 胆固醇 E. 胆固醇酯 76.类脂的主要功能是:

A. 构成生物膜及神经组织的成分 B. 体液的主要成分 C. 储存能量 D. 提供能量 E. 是遗传物质 77.小肠内乳化脂肪的物质主要来自:

A. 胰腺 B. 胃 C. 肝脏 D. 小肠 E. 十二指肠 78.胆汁酸的主要作用是使脂肪在水中:

A. 形成复合物 B. 乳化 C. 溶解 D. 沉淀 E. 漂浮 79.血浆中脂类物质的运输形式是:

A. 脂蛋白 B. 球蛋白 C. 糖蛋白 D. 核蛋白 E. 血红蛋白 80.血浆脂蛋白按密度由低到高的正确顺序是:

A LDL、HDL、VLDL、CM B CM、VLDL、LDL、HDL C VLDL、HDL、LDL、CM D CM、VLDL、HDL、LDL E HDL、VLDL、LDL、CM 81. 没有还原性的糖是:

A. 葡萄糖 B. 半乳糖 C. 乳糖 D. 核糖 E. 蔗糖 82. 具有抗凝血作用的是:

A. 透明质酸 B. 硫酸软骨素 C. 肝素 D. 血型物质 E. 右旋糖酐 83. 根据元素组成的区别,从下列氨基酸中排除一种氨基酸:

A. 组氨酸 B. 色氨酸 C. 胱氨酸 D. 精氨酸 E. 脯氨酸

84. 两种蛋白质A和B,现经分析确知A的等电点比B高,所以下面一种氨基酸在A的含量可能比B多,它是:

A. 苯丙氨酸 B. 赖氨酸 C. 天冬氨酸 D. 甲硫氨酸 E. 谷氨酸 85.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的结构单位是氨基酸 B. 所有的氨基酸溶液都是无色的

C. 含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都能在碱性条件下与氯化铜作用显色 D. 变性导致蛋白质沉淀

E. 局部改变蛋白质的构象导致其功能改变 86. 哪种成分在人体内含量最稳定:

A. 糖原 B. 脂肪 C. 蛋白质 D. DNA E. 维生素 87. 在DNA水解液中含量与dAMP相同的是:

A.dCMP B. dGMP C. dIMP D. dTMP E. dUMP 88. 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是: .

精品文档

A. DNA B. tRNA C. rRNA D. mRNA E. hnRNA 89. 有关RNA的错误描述是:

A. mRNA分子含有遗传密码 B. tRNA是分子量最小的RNA C. 细胞浆只含mRNA D. RNA包括mRNA、tRNA、rRNA E. 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90. 关于RNA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 在细胞核与细胞质内都存在 B. 只有mRNA携带指导蛋白质合成的遗传信息 C. tRNA分子量最小 D. tRNA种类最多 E. mRNA半衰期最短

91. 关于酶的辅基的正确叙述是:

A. 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B. 与酶蛋白的结合比较疏松 C. 由活性中心的若干氨基酸残基组成 D. 决定酶的专一性,不参与基团传递 E. 一般不能用透析或超滤的方法与酶蛋白分开 92.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 整个酶分子的中心部位 B. 酶蛋白与辅酶结合的部位 C. 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部位 D. 酶分子表面具有解离基团的部位

E. 酶的必需基团在空间结构上集中形成的一个区域,能与特定的底物结合并使之转化成产物 93. 酶原的激活是由于:

A. 激活剂将结合在酶原分子上的抑制剂除去 B. 激活剂使酶原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 C. 激活剂携带底物进入酶原的活性中心 D. 激活剂活化酶原分子的催化基团

E. 激活剂使酶原分子的一段肽水解脱落,从而形成活性中心,或使活性中心暴露 94. Vit B1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

A. NAD

+

B. TPP C. FMN D. FAD E. CoA

95. 尼克酰胺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

A. TPP B. NAD

+

C. CoA D. FAD E. CoQ

96. 下列哪种物质参与酰基转移:

A. TPP B. FAD C. FH4 D. CoA E. 磷酸吡哆醛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