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舒张增快 E 传导增快
20 下列哪项可引起心率减慢 A 交感活动增强 B 迷走活动增强 C 肾上腺素 D 甲状腺激素 E 发热
21 房室交界区传导减慢可致 A P波增宽
B QRS波群增宽 C T 波增宽 D P-R间期延长 E ST段延长 22心动周期是指 A 心脏机械活动周期 B 心脏生物电活动周期 C 心音活动周期 D 心率变化周期 E 室内压变化周期
23 心动周期中,左室内压升高速率最快的时相在 A 心房收缩期 B 等容收缩相 C 快速射血相 D 减慢射血相 E 快速充盈相
24 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 血液的重力作用 B 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C 胸膜腔内负压 D 心室舒张的抽吸 E 骨骼肌的挤压
25 可引起射血分数增大的因素 A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B 动脉血压升高 C 心率减慢
D 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E 快速射血相缩短
26 反映心脏健康程度的指标是 A 每分输出量 B 心指数 C 射血分数 D 心脏作功量 E 心力储备
27 用于分析比较不同身材个体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A 每分输出量 B 心指数 C 射血分数 D 心脏作功量 E 心力储备
28 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 A 为机能合胞体
B 肌浆网不发达,储Ca2+ 少
C 有自律性
D 呈\全或无\收缩 E 有效不应期长
29 心肌的异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 肌小节初长度 B 肌钙蛋白活性
C 肌浆游离Ca2+浓度 D 心肌收缩能力 E 横桥ATP酶活性
30 心肌的等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 肌小节初长 B 肌钙蛋白活性
C 肌浆游离Ca2+浓度 D 心肌收缩能力 E 横桥ATP酶活性
31 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 A 心室收缩期延长 B 等容收缩相延长 C 心室射血期延长 D 心室舒张期延长 E 心房收缩期延长
32 异长自身调节是由于下列哪项发生了变化 A 粗细肌丝重叠状态 B 横桥ATP酶活性 C 胞浆游离Ca2+浓度
D 肌钙蛋白对Ca2+亲合力 E 肌动蛋白活性
33 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哪一时相缩短 A 快速充盈相 B 减慢充盈相 C 等容收缩相 D 减慢射血相 E 心房收缩期
34 左心室的搏功大于右室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项的差别
A 每搏输出量 B 射血速度
C 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D 射血分数 E动脉平均压
35 下列哪一心音可作为心室舒张期开始的标志 A 第一心音 B 第二心音 C 第三心音 D 第四心音 E 二尖瓣关闭音
36 下列哪一心音可作为心室收缩期开始的标志 A 第一心音 B 第二心音 C 第三心音 D 第四心音
E 主动脉瓣关闭音
37 在血管系统中起血液储存库作用的血管是 A. 主动脉
B. 大动脉 C. 小动脉 D. 毛细血管 E . 静脉
38 保持血管充盈膨胀的必要条件是要有一定的 A. 血压 B. 跨壁压 C. 静水压 D. 外周阻力 E. 中心静脉压
39 在体循环中,血流阻力最大,血压降落最为显著的区段 是
A. 主动脉段 B. 大动脉段 C. 微动脉段 D. 毛细血管段 E. 微静脉段
40 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 A. 心率 B. 外周阻力 C. 循环血量
D. 心脏每搏输出量 E. 主动脉管壁弹性
41 一般情况下影响舒张压最主要的因素是 A 每搏输出量 B 心率
C 大动脉管壁弹性 D 外周阻力 E 循环血量
42 影响外周阻力最主要的因素是 A. 血液粘滞度 B. 红细胞数目 C. 血管长度 D. 小动脉口径 E. 小静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