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体质量通病、质量缺陷防治与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编制目的
为了消除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缺陷与质量通病,确立对质量终身负责的观念,完善质保体系严格过程控制,精益求精,确保优质工程。
1.2工程概况 1、建筑概述
工程名称:滨州实验学校教学楼 工程地址:滨州市黄河七路实验学校院内 建设单位:滨州实验学校
建设内容及规模:该工程东西长90.22米,南北宽18.80米,五层,局部六层。建筑面积为7930.00平方米。
该工程教学功能齐全,设施先进,是一座集教室、实验室、兴趣活动/展示、计算机教室、阅览室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楼。
2.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二级。 抗震设防烈度:抗震烈度7度、地震作用6度; 建筑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基础形式:桩承台基础。
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III类,工程所在场地为抗震一般地段,场地地基土不存在液化现象。
防水等级: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应设置隔气层;卫生间加设聚氨脂防水涂层,涂膜厚度2mm(刷三遍),管根嵌防水胶。
.
.
设计等级:民用建筑工程设计等级一级; 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类别:Ⅰ类;
基础垫层:C15;地下部分:基础、基础梁均为C30。上部结构中的构柱、梁、板等混凝土构件:强度等级为C35、C30。
承重砌体:基础砌体(±0.000以下)采用M10预拌水泥砂浆砌筑MU20烧结煤矸石砖;
后砌填充墙:采用M5预拌混合砂浆砌MU3.5加气混凝土砌块,块材容重不大于7KN/m3。
二、钢筋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技术措施及处理方法 2.1钢筋加工 2.1.1通病现象
(1)钢筋下料切断尺寸不准。
(2)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
2.1.2处理方法
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截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或返工;对于Ⅰ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他级别钢筋不宜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
2.2钢筋绑扎与安装 2.2.1通病现象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偏移。 (2)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不准确。
.
.
(3)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钢丝应绑成八字形。
2.2.2处理方法
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度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垫块间距应适宜,板筋垫块间距不大于1000mm,梅花形放置,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板底露筋,上层板筋应加马凳;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要及时调整好。按规定检查钢筋的绑扎质量,绑扎缺扣数量不超过绑扎数的10%,且不应集中;在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值班,纠正和修复因混凝土工操作时对钢筋的践踏。混凝土振捣时发现钢筋移位立即纠正,随时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别是在现浇板的中部和与梁的交接处。
2.3砼浇筑后钢筋 2.3.1通病现象 主筋偏位。 2.3.2防治措施
(1)图纸会审与钢筋放样时注意梁、墙、柱筋的排列,尽量减少竖向主筋因排列问题而产生的位移。
(2)加强混凝土的现场浇筑管理工作,认真进行技术交底,严禁将带料斗的混凝土直接灌注到内,不得随意冲撞构件的钢筋骨架。混凝土浇捣均匀下料,分层浇筑,分层振捣。这样既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又可防止撞偏钢筋骨架。
(3)在进行竖向钢筋的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前应先搭好脚手
.
.
架,在上部通过吊线,用钢管固定出上部的箍筋位置,使接长的钢筋能准确地套在箍筋范围内。这样在脚手架上安装墙柱的钢筋、绑扎箍筋既安全,又能保证框架柱钢筋骨架不扭曲、不倾斜,还能提高工效。
2.3.3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