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教育文档

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1.引言

一定的价值观念孕育于一定的历史土壤,也是民族文化的折射。中西价值观念因其历史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精神。根据地域文化的基本特性,人们通常将其分为东西两大部分,有人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特性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文化是人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物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内省文化,西方文化是外求文化;中国文化是重情文化,西方文化是重智文化;中国文化是伦常本位文化,西方文化是个人本位文化;中国文化重人文精神,西方文化重科学精神;中国文化重伦理精神,西方文化重宗教精神;中国文化重统一性,西方文化重差别性;中国文化重直觉体悟,西方文化重逻辑分析等等。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了不同民族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形势下,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西方价值观念涌入中国,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导价值观,把信仰教育作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

2.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历史起源

价值观念,是有关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思想

和意识的组合。作为系统学说的价值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是在系统的价值观念形成之前的价值概念,早就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伦理学、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

2.1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中国哲学很少直接探讨世界的本原,认识的本质和结构,价值的概念以及逻辑学方法论等问题。它主要研究社会伦理问题和个人道德修养问题,因此,基本上没有形成系统的狭义上的价值理论。但是在探讨个人的德行修养和行为准则时,围绕着义利之争,理欲之辩和功志之别的大讨论,往往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观。这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表现的非常突出。儒家的孔子和孟子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提出“克己复礼为人”,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传统以佛为大慈大悲的至上仁者,后来的人们将“仁”理解为同情,平和,友爱,仁慈。

中国传统社会虽然没有关于价值的直接论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言论中,发现中国传统价值观,实质上就是以儒家的“礼”和法家的“法” 相结合的礼法价值观。这种儒家法律价值传统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以自给自足的农耕生产方式以及建立其上的“德治”为社会基础,以父系为核心的宗法家族组织,及其理论总结的“礼治”为统治社会的行为规范,最终实现所谓

“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的“人治”思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君主专制的国家政权形式。显然,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是以“德治”为道德基础和理论渊源;以“礼治”为思想灵魂和行为规范,以“人治”为表现形式和落脚点的全面融合。它是形式上的“家国同构”与思想上的“礼法文化”以及价值上的“天人合一”的完美结合。 2.2 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在西方,价值理论的探讨,是和哲学上的本体论联系在一起的。而且往往涉及价值理论的各个方面。古希腊苏格拉底就认为美德即知识,美德是一种善,善是对人有益的,对人有益的善是要靠智慧即知识来指导的。所以美德就是知识,从价值观的角度看,苏格拉底首次提出了“真”与“善”的统一,接触到了价值的“善”与事实的“真”的关系这个价值论的重要问题。柏拉图提出了理念是世界的最高准则,认为只有永恒的理念,世界才有价值。

欧洲进入中世纪以后,哲学退化为神学的奴婢,认为永恒存在的上帝是超验的存在物,是全智全能的。所以上帝具有最高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源泉。这种严重抹煞现实中人的价值和科学知识的价值的神学价值观,很快就遭到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极力反对,他们将价值哲学由灰暗压抑的宗教神学的价值,恢复到人的价值,提出尊重理性,人权,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口号,提高了人的地位和人的价值,体现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精神。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