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一些名解

牙周病学:periodontology主要研究牙周组织的结构,生理和病理变化的学科。另一名称periodontics是研究牙周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临床学科。

牙周病:特指只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各种疾病。 牙龈: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由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组成

生物学宽度:龈沟底与牙槽嵴顶的恒定距离称生物学宽度,约2mm 游离龈:又称边缘龈,呈圆领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

膜龈联合: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黏膜,二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称膜龈联合。

龈谷:每个牙的颊,舌侧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的部位称为龈谷。

沟内上皮:也称龈沟上皮,为龈沟的衬里上皮,沟内上皮从结合上皮的冠方伸延到游离龈的顶部,为薄的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

结合上皮:呈圈领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为结合上皮。当牙完全萌出后,结合上皮应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处,他的冠端构成龈沟底。该上皮是靠基底板和半桥粒于牙釉质相附着,这种有机的附着结构亦称为上皮性附着。

附着丧失:当有牙周袋形成时,探针深度超过3mm,而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即发生附着丧失

主动萌出:牙向牙合面方向运动。

被动萌出:由于牙龈缘的根向移位使临床牙冠延长。 CEJ:釉牙骨质界,牙颈部的牙骨质与牙釉质交界处。 口腔正常菌群(固有菌群):寄生在口腔中的细菌,能产生营养功能,他们一般对宿主无害,甚至有益,称之为口腔正常菌群或固有菌群。

牙周致病菌:在个性牙周病的病损区,常可分离出一种或几种优势菌,他们具有显著的毒力或致病性,能通过多种机制干扰宿主防御能力,具有引发牙周破坏的潜能

LTX:白细胞毒素,Aa产生的外毒素,可损伤牙龈内及外周血中的多行核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使白细胞死亡,释放溶血酶,进一步破坏牙周组织

软垢:为疏松的附着在牙面,修复体表面,牙石表面和龈缘处的软而粘的沉积物,通常沉积在牙面的颈1/3区域,或在牙邻面及错位牙不易清洁的区域,不需涂布显示剂肉眼可见 牙周生态系:牙周正常菌群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牙周生态系。 牙菌斑生态系:牙菌斑细菌之间以及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称牙菌斑生态系。 牙菌斑生物膜:是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淑掉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个与牙周组织,破坏哟欧冠的蛋白溶解酶家族,主要降解细胞外基质分子,如胶原,凝胶,弹力蛋白等

再生:指由与原来组织同样的新生组织代替,其结构与功能与被取代组织相同。 修复:指一种组织由另一种组织取代,它不能完全行使元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牙石:是沉积在牙面或修复体上的已钙化的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沉积物,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逐渐沉积而成。

骨开窗:骨剥裸区延伸至牙槽嵴边缘,即出现V形的骨质缺损,易引起牙龈呈V形退缩。 骨开裂:骨嵴顶尚完整,而根面牙槽骨缺失形成圈形或椭圆形的小裂孔即为骨开窗。 牙合创伤:不正常的牙合接触关系或过大的牙合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称为牙合创伤。

牙周牙龈联合病变:同一个牙并存着牙周病变和牙髓病变,且互相融合连通,感染牙源于牙髓,也可源于牙周,或二者独立发生,然而是相通的。

正中牙合:又称牙尖交错牙合,正常情况下,在吞咽闭口时下颌处于正中位置,上下牙应为

密切广泛的接触。

假性牙周袋:又称龈袋,当患牙龈炎时,龈沟的加深是由于牙龈的肿胀或增生是龈缘位置向牙冠方向移动,而结合上皮的位置并未向根方迁移。 创伤性牙合:不正常的牙合接触关系或过大的牙合力,造成咀嚼系统各部位的病理性损害或适应性变化称为创伤牙合。

早接触:在咬合活动中,在全口牙未接触前,有个别牙或几个牙先发生接触

食物嵌塞:再咀嚼过程中,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如相邻两牙的牙间隙内,称为食物嵌塞。 骨上袋:是牙周支持组织发生破坏后所形成的真性牙周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牙槽骨嵴的冠方,牙槽骨一般呈水平吸收。 骨下袋:此种真性牙周袋的袋底位于牙槽嵴顶的根方,袋壁软组织位于牙根面和牙槽骨之间,也就是说,牙槽骨构成了牙周袋壁的一部分。

凹坑状吸收:是指牙槽间隔骨嵴顶吸收,其中央与龈谷相应的部分破坏迅速,而颊侧或舌侧骨质仍保留,形成火山口状或弹坑状缺损。 早接触:当下颌从休息位置慢慢向上移到上下牙发生接触时,如果只有少数牙甚至个别牙接触,而不是广泛的密切接触,这种个别牙的接触成为早接触。

水平型吸收:最常见吸收方式,牙槽间隔,唇颊侧或舌侧的嵴顶边缘呈水平吸收,而使牙槽嵴高度降低,通常形成骨上裂。

垂直型吸:也称角形吸收,指牙槽骨发生垂直方向或斜行的吸收,与牙根面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骨缺损,牙槽嵴的高度降低不多(除非伴有水平吸收)而牙根周围的骨吸收较多。垂直吸收大多形成骨下袋。 侵袭性牙周炎:是一组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与慢性牙周炎有明显区别的牙周炎,发生于全身健康者,具有家族聚集性,疾病进展迅速,包含青少年牙周炎,快速进展性牙周炎,青春期牙周炎

根分叉病变:是指牙周炎的病变波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在该处出现牙周袋,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可发生于任何类型牙周炎,下颌第一磨牙的发生率最高,上颌前磨牙最低。 翻版术:是最常用,最基本的牙周手术,将袋内壁切除并翻开黏骨膜瓣,在直视下进行根面及软组织清创,然后将瓣复位缝合,以使牙周袋变浅或消除。

引导性骨组织再生术GTR: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是通过手术使原以暴露在牙周袋中的病变牙根面上形成新附着,即牙周组织再生,形成新的牙骨质,牙槽骨和牙周膜。 牙龈切除术:使用手术方法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或后牙某些部位的中等深度牙周袋,重建牙龈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龈沟。

牙龈成形术:用手术方法修整牙龈形态,重建牙龈正常的生理外形。

牙周支持治疗SPT:是基于对患者个体以往的病情,各种牙周病危险因素,临床状况的评估,口腔卫生以及菌斑控制水平,因人而异地做出的相应治疗决定。

龈上洁治术: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并抛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

龈下刮治术: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 根面平整术:在做龈下刮治术的同时刮除牙根表面感染的病变牙骨质,并使部分嵌入牙骨质内的牙石得以清除,使刮治后的根面光滑而平整。

牙周成形术:用于防止或改正因解剖、发育、创伤或疾病引起的牙龈、牙槽粘膜或骨的缺损的牙周手术。

截根术:将患根分叉病变的多根牙中破坏最严重的一到两个根截除,消灭根分叉病变区,同时保留牙冠各其余的牙根,继续行使功能。

膜龈手术:多种牙周软组织手术的总称,他们涉及附着龈,牙槽黏膜,系带或前庭沟。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