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试题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3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劳动资源的利用问题B.劳动资源的配置问题 C.劳动资源的产生问题D.劳动资源的稀缺问题

2.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是富有弹性的,那么该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 ) A.与横轴垂直的线B.与横轴平行的线

C.向右上倾斜且较为平坦的曲线D.向右上倾斜且较为陡峭的曲线 3.预算约束线的斜率反映的是( )

A.劳动收入与劳动时间之比B.劳动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时间之比 C.闲暇时间与劳动时间之比D.闲暇时间与劳动收入之比

4.在工资率较低且收入较少时,工资率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是( ) A.正向影响B.负向影响 C.双向影响D.没有影响

5.等成本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

A.劳动收入和闲暇组合的效用相同B.闲暇和劳动组合的成本相同 C.劳动和资本投入组合的产量相同D.劳动和资本投入组合的成本相同

6.在生产要素价格不变和生产的货币资金逐渐增加的条件下,每一种产出水平下的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最佳组合曲线是( ) A.等产量线B.等成本线 C.生产扩大线D.无差异曲线

7.工资率提高,在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劳动力需求会( ) A.增加B.下降

1

C.不变D.不确定

8.劳动力市场不仅是实现劳动力交换的场所,还是( ) A.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B.一般商品交换的场所 C.劳动过程当中的一种劳动关系D.劳动力买卖的场所

9.静态均衡分析指的是在考察市场均衡时,变量的调整( ) A.没有抽象掉时间因素B.抽象掉时间因素 C.是需要花时间完成的D.在不同时间完成 10.内部劳动力市场形成的基础是( ) A.雇员与企业之间的选择是平等的关系 B.工资和就业是通过竞争来实现的 C.企业对雇员没有使用支配权 D.企业和雇员有持续的劳动关系

11.作为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重要构成部分的劳动报酬是( ) A.奖金B.津贴 C.福利D.补贴

12.经过价格指数修正过的,并且能够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的工资是( ) A.货币工资B.实际工资 C.超时工资D.加班工资

13.当劳动力市场的卖方垄断存在时,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和就业将会( ) A.工资率提高,就业量减少B.工资率下降,就业量减少 C.工资率下降,就业量增加D.工资率提高,就业量增加 14.关于充分就业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 A.当充分就业实现时,意味着失业现象的消失

B.当充分就业实现时,总需求增加,总就业量也随之增加 C.摩擦性失业及其他类型的自然失业与充分就业并行不悖

2

D.充分就业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15.菲利普斯曲线含有的重大政策选择意义是( ) A.用于说明自然失业率存在于通货膨胀为零的状态 B.用于说明通货膨胀与自然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C.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无法调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客观关系

D.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可以在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进行选择,使二者处于某种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16.货币工资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会导致( ) A.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B.预期型通货膨胀 C.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D.结构性通货膨胀

17.下列各项措施中,能降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是( ) A.增强工资刚性B.降低政府对劳动力的培训力度 C.提高青年组变换工作的频率D.放慢技术进步的速度 18.公共部门的决策目标是( ) A.工作效果最大化B.成本最小化 C.服务最大化D.利润最大化

19.公共部门的劳动特点、职业结构特点,使工资结构中占较大比重的是( ) A.年龄津贴B.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 C.福利补贴费D.岗位津贴

20.下列属于工会弱化市场约束的活动是( ) A.在集体合同中规定工作岗位的最低定员标准 B.阻碍政府的充分就业政策

C.确保劳动力市场有较多的低工资劳动者 D.鼓励技术变化对劳动力的替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就意味着( ) A.劳动力资源达到了最有效率的分配 B.社会产出有可能取得最高水平 C.均衡工资率等于总的边际产品价值 D.不同质的劳动力也能获得相同的工资 E.所有企业的产品价格相同

22.劳动力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其原因在于( ) A.劳动力流动费用可以直接形成或增加人力资本 B.劳动力流动可以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C.劳动力流动可以调节人力资本分布的稀缺程度

D.劳动力流动可以使得定量的人力资本产生更大经济价值和收益 E.劳动力流动可以直接提高员工技术水平

23.在集体谈判时,双方坚持点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 A.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求状况B.经济的景气程度

C.企业货币工资的支付能力D.其他工会组织的集体谈判结果的影响效应 E.企业的规模大小

24.季节性失业的特点有( ) A.地理区域性B.行业性 C.规律性D.失业持续期的有限性 E.时间分布均衡性

25.下列选项中,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手段有( ) A.减少政府购买B.免税、退税和降低税率 C.增加公共工程开支D.扩大政府购买

4

E.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劳动力需求 27.“收敛型蛛网” 28.劳动力市场的卖方垄断 29.劳动就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简要回答就业-非就业的决策原则。

31.企业解决员工特殊培训造成的成本-收益问题的途径。 32.福利支付普遍采取实物支付形式的原因。 33.产生摩擦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4.根据题34表中所提供的某地区数据资料计算。

年龄组 <16岁 16~29岁 30~39岁 40~49岁 50~60岁 >60岁 总人口(万人) 5 8 11 13 9 4 劳动力人口(万人) — 7 10.5 12 7.5 — (1)该地区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 (2)该地区16~29岁劳动力参与率。

35.题35图是描述某地区的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的洛伦茨曲线,假设A的面积为0.18,B的 面积为0.32,试计算出该地区的基尼系数值并说明其代表的含义。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