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作文训练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小学生作文训练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作者:强娟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2期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就是作文教学,不少学生谈“作”色变,产生为难情绪。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小学生缺乏作文观察能力是重要原因之一。

观察是心灵的门户,儿童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认识事物常常先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他们能从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中,从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社会中,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是学生作文素材的直接来源。

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叶圣陶说过:“写作材料的来源存在于整个生活里。”观察与写作的关系很密切,它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第一、从兴趣抓起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观察,关键条件是培养起学生对观察的兴趣。学生的观察兴趣是推动学生观察活动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观察效果。

兴趣的培养,可以借助于学生身边的生活,选择新奇的,有趣的观察对象,引导学生自觉观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能力。教学中我们可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并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春暖花开时,带领学生在校外上作文实地观察课,让学生在美好的大自然中,摄取自己所爱的人、事、景、物等作为习作素材;星期日,让学生每人动手做一项有趣的小实验,然后把观察到的实验情况记下来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们的观察作业。因为细心体会观察,自然颇有收获,这种积极的意识,便转化为一种推动力,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二、积小流成大海,从“小”做起

一说观察,有人就只想到那精彩的场面、感人的事例,似乎只有这些才值得观察。其实不然,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大雪后的田野、细雨中的青山;潭中鱼儿怎么游泳、林中鸟儿怎么唱歌,由静态到动态,由个体到群体,都是观察的对象。父母兄弟的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工作学习;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都是观察的内容。总之,要从“小”作起,这样,会觉得生活中有永远观察不完的内容,会逐步养成观察的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全面细致观察生活实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谓全面,就是对事物的全貌、事物的发展全过程、事物构成部分,以及事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从头至尾、由此及彼地进行观察。如对于人,可以从外貌、行动、语言等方面去观察。比如到火车站观察一次送别的场面,既要看到整个车站人群的活动,又要注意各种身份,各种年龄的人进站上车的情景,不同关系的人送别的情景,还要重视火车开动时最动人的送别情景,有人低头不语,有人眼眶红润,有人喜笑颜开,有人愁眉苦脸,如果学生通过观察能够准确地判断得出这是父女送别,那是情人送别,这是一般的朋友送别,那是上下级的送别,那么,你们的观察算是比较全面细致的了。

观察要全面、细致,抓住事物的特点。例如《三峡之秋》一文,作者对三峡一天之中不同时间段的景色特点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抓住了三峡秋季的特征,使人们对三峡的“早上”“中午”“下午”“夜晚”的景色特点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 从而也教育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只有细致的观察,才能把事物的特点写细致、写全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要用自己的眼睛,真实地记录下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在现实学习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灵感,积累写作的素材。 第四、善于观察发挥想象

观察是有思维活动参加的知觉进程,它总是与想象联系在一起的。想象是对观察到的事物在头脑中进行处理、升华,可以加深观察的印象,牢记不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观察离不开思考。当你看到一处景致迷人,选什么样的词语,用什么样的比喻将它描述出来呢?这就需要思考。当你见到一件事而感动得泪盈满眶时,把这件事及这段情描述下来,这就需要思考。诗人李白看到庐山瀑布,就想到了“银河”,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如果只看不思,作家们就不会发现事物的本质,产生独特的感受,自然也写不出传诵千秋的佳作了。同学们看自然景物要想,如看夏日天空的云朵,你就要想一想它像什么,或狮或虎或牛;看到了雾,又想象到雾像一团团白色的烟,从薄雾中的远处看,像隔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看人物的行为举止,言情神态时也要想,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第五、注重观察方法的系统训练

我们不但要勤于观察,而且要善于观察。有许多课文是学习观察的范本,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顺序法。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可以使观察程序清楚,作文条理清楚。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逻辑思维能力又不占主导地位,观察时容易出现顺序混淆的毛病,这样写出的文章也是杂乱无章。在观察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采用不同的观察顺序。按事物的发展观察,主要观察事物的活动情况,顺着时间的先后顺序,观察事物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按事物所处的空间位置观察,可按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等不同的角度,按一定的空间序进行,按事物的特点观察,可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分类法。根据不同类型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这样既可培养学生抓住不同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能力,又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如对于植物,主要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对于动物,主要观察它的生活习性,样子;对于人,则主要观察外貌、行动、语言等。 (3)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时,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异同的能力。教师可让学生留心小孩,中年人的异同,就会发现小孩天真活泼,中年人稳重成熟。

在观察时,还要学会在同一观察点上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事物的各个部位,比如观察一个人,不单要观察外貌,一般从头到脚,身材长相,衣着打扮都要观察,还应该观察他在学习和工作中的表现,了解他的思想性格、经历、爱好以及一贯表现,这样,从不同的观察点,仔细观察一个人,就会了解得充分、深入。

总之,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教给正确的观察方法,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学生在写作文时就有话可说,并乐于写作文,从而才能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