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乘法运算率9冀教版

乘法运算率 教学目标:

1、探究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计算、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知识目标: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学习兴趣:(5分钟)

1、什么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别用字母怎样表示?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公式板书在黑板,以便与乘法分配律对比)

2、师生赛一赛,102×56,99×25,学生每人挑选一道题做,教师全做,看谁算得快。

师:想知道老师算得快的秘密吗?(不是老师提前算了,而是老师掌握了一些乘法计算的秘密,假如你掌握了一定比老师还快呢!想不想知道呢?想知道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探究兴趣) 二、探究新课:(25分钟) (一)情景导入,认知定律。

1、大家这么积极,老师奖励给大家一些笑脸,你们知道这上面一共有多少个笑脸吗?

出示课件中的笑脸图

(设计意图:使用笑脸图,增强趣味性) 学生汇报两种解法:

①先算出一行有多少个笑脸,再算出4行共有多少个笑脸。 列式为: (5+3)×4=32(个)

②先算出黄色笑脸、红色笑脸各有多少个,再算出一共有多少个笑脸。 列式为: 5×4+3×4=32(个) 师:因为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等号连接。

板书:(5+3)×4=5×4+3×4 或 5×4+3×4=(5+3)×4

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看到两种解法算式虽然不同,但结果都是32个,使学生明确两个算式相等。

分别观察有什么特点?(数字一样,符号一样)(5+3)×4是5和3的和乘4,而5×4+3×4是5和3都和4相乘,再把积相加,4我们可以叫同一个因数,或相同因数。

是不是有这样特点的题都相等呢?(激发学生举例验证)

(设计意图:先通过笑脸图,用因数是一位数的等式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定律)

2、验证猜测,概括定律。 启发提问:

(1)师:观察这两个等式的特点,你们仿造再写一个符合上面特点的等式吗? (学生举例,教师板书在上式的下面。请学生举2-3个例子,能口算的口算验证,不能口算计算验证。强调:不要只举一位数的例子) (设计意图:通过多个例子,揭示乘法分配律的普遍规律) 左边的式子是怎样等于右边的呢?老师画线演示 (2)我们现在来研究这些等式的特点。 ①抽象本质特征

师:观察这几组算式,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等号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左右两边算式有什么关系? 学生先独自思考再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先通过学生独自思考组织语言后再小组合作交流,揭示本课难点) ②归纳定律。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发现了我们数学中的秘密,请你们把发现的秘密小声地说给旁边的同学听听。

请同学汇报结果,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不要求学生必须按照书中叙述,只要意思接近即可)

教师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3)为了简便易记,如果用a b c表示3个数,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a+b)×c=a×c+b×c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