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吸引外资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改革的成败与否,中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中国正在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并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想不重蹈1997年东南亚国家和当前美国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的覆辙,就要求我们吸取公司治理结构的经验教训,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制度。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制度基础。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公司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公司价值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关键环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经济的根本要求。就目前而言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在我国方兴未艾,随着国企改革纵深发展,建立符合市场规律要求,规范、制衡、高效的治理机制,对促进国企健康、稳步发展极其重要。
近年来,我国许多上市公司接连不断地出现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些已暴露的问题或潜伏着还未显露的隐患,不仅证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而且也说明我国证券市场等方面存在着不少的弊端。这就是说,我国上市公司产生的种种问题,不仅仅是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造成的,而且还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相关的系统“失灵”密切相关。
2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
公司治理结构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
出版的《现代公司和私人产权》一书,首次提到公司治理结构。到20世纪80
年代,由于西方特别是英国有较多著名公司相继倒闭,学术界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开始大量涌现。
何谓公司治理结构?《现代经济词典》解释为:又称“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种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
蒙克(Monks)从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构成与制度的功能出发对公司治理结构所下的定义是:“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公司的方向和业绩表现的各类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学院前院长柯林·梅耶把公司治理结构定义为:“公司赖以代表和服务于它的投资者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则指出的,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三者之间成为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惩罚以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
此外,国内还有学者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基于契约理论,协调公司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有关指挥、控制、激励和监督等方面活动内容的相互关系的一种制度。
时至今日,学术界已基本形成了公司治理的概念。公司治理是一整套赖以管理和控制公司的机制。狭义的看,公司治理是关于现代公司内部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制衡机制,即通过制度安排来合理配置所有者和经营者等之间的权力、义务、责任与利益分配关系。主要指股东大会、董事会的结构与功能、董事长与经理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聘选、激励与监督方面的制度安排等内容。从广义来讲,公司治理既包括自身的权力制衡体系,还包括公司本身的各种行为,以及由此涉及的公司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及其行为后果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如:包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收益分配与激励机制、财务制度、企业战略发展决策管理系统、企业文化和一切与企业高层管理控制有关的其他制度,还包括债权人、社会公众及证券市场等方面的监督和影响等。
3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理念和原则
3.1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理念
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是实行公司治理的出发点。随着合伙制企业的出现,部分出资者不行使企业经营权成为可能。因此,在企业经营中采取委托的方式就必不可免。尤其是股份公司,出资者大多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真正左右公司事务的是那些职业经理人。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出资者无法知晓公司的所有内部信息,从而很难对经营者的行为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监控和干预。所有者和经营者因利益的不一致使得代理人(经营者)易产生损害委托人(所有者)的行为。因此,两权分离足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同时两权分离制度下经营者和控股股东的道德风险也成为公司治理的内部隐
患。公司治理的目标就足在提高企业效率的前提下,通过构建“层次分明,各负其责,依法合舰,有效运转”的内部组织治理结构,从而确保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保护中小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利益。
3.2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设计的原则
各国社会普遍认为,比较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都应具备些共同要素和符合
一定的基本原则,那就是股东权利平等原则、信息披露透明原则、有效协调制衡原则。
(1)股东权利平等原则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其首要落脚点和原则就是要确保董事会和经理层能够公平对待所有股东。如果公司董事会不能公平地对待全体股东,选择性信息披露将会比较普遍。在媒体的采访报道中,在政府部门行政行为中,在上市公司对外的商务交往中,在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对外交流中等,都有可能形成选择性信息披露。其次,如果董事会和经理层不能公平地对待所有股东,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就会通过操控董事会和经理层,通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非公允的关联交易等各种非法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 (2)信息披露透明原则
众所周知,在证券市场上,保持透明度的关键就是信息。作为上市公司,如果在其股票上市交易期间,不能做到将其经营状况及其他可能影响其股票市场价格的重大信息,按照法定方式予以持续公开,其结果只能是使投资者利益屡屡受损,最终将必然导致上市公司失去投资者。而上市公司一旦失去了投资者的支持,其存在也就显得毫无意义。如美国的安然、施乐、世界通信、默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