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物理第二次单元过关测试题

2018届高三物理第二次单元过关测试题

2018届高三物理第二次单元过关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全对得3分,对而不全得2分)

1、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思维结合的科学方法,图示大致反映了这一研究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的真实的实验现象,丁是合理外推的结论 B.利用斜面做实验,解决了时间难以测量的困难 C.甲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D.丁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现象更明显

2、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数值等于v﹣t图象中的矩形“面积”.如图所示,在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如果我们把0~t0内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相等的时间小段△t,则每一小段都可以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时间间隔△t取到很小时,所有矩形的“面积”之和就趋近于该图线与t轴在0~t0内所围成的梯形“面积”,即此梯形“面积”就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请你类比上述方法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v﹣t图象的图线是曲线,则图线与t轴在0~t0内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B.如果把纵坐标换成加速度a,横坐标仍为时间t,则a﹣t图象的图线与t轴在0~t0内所围成的“面积”表示t0时刻的速度

C.如果把纵坐标换成加速度a,横坐标仍为时间t,则a﹣t图象的图线与t轴在0~t0内所围成的“面积”表示0~t0内速度的增加量

D.如果把纵坐标换成速度的倒数,横坐标换成位移x,﹣x图象的图线与x轴上某段位移所围成的“面积”不表示任何物理量

3、如图所示,气垫导轨的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板,做加速运动的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下列测量结果中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

B.滑块运动的加速度为

C.遮光板中点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

D.遮光板前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

4、如图所示,以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位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

第 1 页 共 7 页

2018届高三物理第二次单元过关测试题

度大小为5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2s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2m B.如果在距停车线6m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停下 C.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下 D.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下 5、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的开始,物体的﹣t的图象的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m/s和﹣1s,由此可知( )

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 D.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 m/s

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图所示,图中t2=

,两段曲线均为圆弧(即

为乙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则( ) A.两物体在t1时刻加速度相同 B.两物体在t2时刻运动方向均改变

C.0~t4时间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D.两物体在t3时刻相距最远,t4时刻相遇

7、如图所示,两条曲线为汽车a、b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速度时间图象,已知在t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车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t1时刻a车在前,b车在后 C.t1~t2汽车a、b的位移相同

D.a、b车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8、新交规对酒后驾驶加重了处罚力度.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酒后驾驶后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一情况到采取制动所用的时间.下表中“反应距离”是措驾驶员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x 25 12.5 25.0 54.2 66.7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表中的x为46.7m B.驾驶员在酒后反应时间为2s

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加速度大小为3.75m/s2

D.若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能安全停车 9、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 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t图象如图所示,甲图象过O点的切线与AB平行,过C点的切线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 2 页 共 7 页

2018届高三物理第二次单元过关测试题

A. 在两车相遇前,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B. t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C. 0﹣t2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 D. 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 10、如图所示,图甲为质点a和b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图乙为质点c和d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象,由图可知( )

A.t1时刻b质点追上a质点

B.在t1~t2时间内,b质点的速度总是大于a质点的速度 C.在t1~t2时间内,b和d两个质点的运动方向均发生改变

D.若t1时质点c在d的前方,则在t1~t2时间内,d和c两质点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11、磕头虫是一种不用足跳但又善于跳高的小甲虫。当它腹朝天、背朝地躺在地面时,将头

用力向后仰,拱起体背,在身下形成一个三角形空区,然后猛然收缩体内背纵肌,使重心迅速向下加速,背部猛烈撞击地面,地面反作用力便将其弹向空中。弹射录像显示,磕头虫拱背后重心向下加速(视为匀加速)的距离大约为0.8mm,弹射最大高度为24cm。而人原地起跳方式是,先屈腿下蹲,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假想加速度与磕头虫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如果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重心上升高度为0.5m,那么人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空气阻力不计,设磕头虫撞击地面和弹起的速率相等)( ) A.150m B.75m C.15m D.7.5m

12、测速仪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 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 m.已知声速为340 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20 m/s2 B. 10 m/s2 C.5 m/s2 D. 无法计算

13、如图所示,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2 m,|BC|=3 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

第 3 页 共 7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