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人教版化学单元考点解读《第十单元 酸和碱》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考试要求】

1.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来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 2.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了解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 3.知道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4.知道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知道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5.了解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6.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命题分析解读】

1. 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是重点内容。题型多以选择、填空、实验探究等题型出现,题型灵活且与工农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中考考题将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境或图表信息,来考查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和用途或实验主要事项,有综合性,有一定难度。

2.对于酸碱的化学性质,要以常见酸碱为核心,将其同类物质的性质归纳整理,将不同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从而加深对其的化学反应的理解和掌握,寻找规律及性质差异将其知识网络化,并能综合运用。 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变质探究是中考常见的考点,常以文字叙述出现在探究题中,常见的命题点有: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如何除去等。

4.对pH概念的理解,题目不是抽象的给予,而是放在一定的生活情景中,要求用所学的知识,以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5.中和反应多以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题目综合性强,要注意审题,明确题目的已知(隐含)条件,根据中和反应发生的特点解答。 【中考命题规律】 考点 常见的酸 考查内容 酸碱指示剂与溶液的酸碱性 浓盐酸与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稀释 酸与指示剂作用 题型 选择题 选择题及简答题 选择题 填空及简答题 填空及简答题 选择及探究题 酸的化学性质 酸与金属反应 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常见的碱 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的实质 中和反应的应用 pH及其应用 溶液酸碱度与pH的关系 测定溶液pH的方法 选择及探究题 选择及探究题 选择及填空题 选择题 选择题 【考点详览】

考点一 盐酸和硫酸 1. “XX洁厕精”产品

特性或使用注意事项如下:①轻松去除锈迹;②勿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③不适用于大理石地面.其中,与洁厕精含有盐酸有关的是( D )

A.只有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

【分析】根据“洁测灵”的主要成分是酸,利用酸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HCl,如与碱性清洁剂混用,其中的碱与HCl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降低使用效果.故不能混用,大理石的有效成分是CaCO3.实验室中用这两种成分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洁厕灵对大理石有腐蚀性,不可用于清理大理石,可以去除锈迹。

【命题点评】本题的考点是酸的性质。要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去综合理解,强化记忆有关酸的化学方程式。本题以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为切入点,考查酸与碱之间的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 考点二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2.某实验室小组同学发现在实验桌上的小烧杯中,有上周做实验时取出的氢氧化钠固体,忘记回收处理,该小组同学对该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实验。 【猜想】(1)该固体没有变质(2)该固体全部变质(3)该固体部分变质

【方案讨论】为了验证猜想(2)或猜想(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提出如下方案. 【实验准备】将该固体置于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配制成待测溶液.

甲同学:取该待测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酚酞变红,则猜想(3)成立;否则猜想(2)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原因是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变红。

乙同学:取该待测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入足量的氢氧化钡,再滴入酚酞试液.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也不可行,原因是因为加Ba(OH)2,引入OH-,不能检验是否有NaOH。

丙同学:取待测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再滴入酚酞试液.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可行.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实验现象 有气体产生 结论及解释 猜想 (1) 不成立 滴加足量稀盐酸 ②另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反思与交流】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容易变质,所以要 密封 保存。 【分析】

【方案讨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检验OH,不能引入OH,

【实验验证】根据碳酸钠能够和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及要证明变质就是证明含有碳酸钠,可以使用与钙离子或钡离子结合产生沉淀的方法,要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可以滴加酚酞试液; 【反思与交流】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来思考。 【解答】

【方案讨论】甲: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无法做出判断;乙:加入的过量Ba(OH)2和生成的NaOH都能使酚酞变红,不能检验原溶液中是否有NaOH

【实验验证】】Ⅰ.取少量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过程中始终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碳酸钠,因此猜想(1)不成立;

Ⅱ.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因为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加入氯化钡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故假设(1)不正确,则假设(2)(3)成立;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除去了显碱性的碳酸钠,向上层清液加入酚酞试液不变红,说明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故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故猜想(2)正确,若向上层清液加入酚酞试液变红,猜想(3)正确;

【反思与交流】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命题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的实验探究,学生明确实验现象与结

论的关系,并注意结合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固体变质的原因来解答本题.检验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时,可先把碳酸钠变成沉淀并且不生成影响氢氧化钠检验的碱性物质,然后使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这一知识点为是中考的常考考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发掘信息的能力,难度较大。 考点三 酸碱的鉴别

--

有 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不变色 猜想 (2) 成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