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技术展望

国外汽车安全新理念和安全技术新进展

原作者:汪卫东

一、欧、美、日交通安全新计划与汽车安全新理念

1.欧洲的eSafety计划

在第十届ITS智能交通)世界大会上交通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开幕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基本概念:eSafety,o其是由欧洲ITS组织ERTICO最先提出。2003年9月得到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EC)的认可并列入欧盟的计划。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加快安全,系统的研发与集成应用为道路交通提供全面的安全解决方案。除自主式的车载安全装置外还需考虑车一路协调合作方式即通过车一车以及车一路通信技术获取道路环境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评估潜在危险并优化车载安全系统的功能。

这次大会安全的内容很多,如“伽利略计划、驾驶员辅助系统”等。欧盟推荐了11项行动计划可归纳为如下3类:(1)加快智能化车辆安全系统的研发、应用;(2)完善建立相关法规和标准:(3)消除社会和商业上的障碍。欧盟在新的框架计划中,准备安排eSafety相关的研究开发项目70余项,共投资约16亿欧元。 2.美国的IVI计划

1997年美国加州的自动公路AHS演示(DEMO'97)结束后美国运输部认为日益严重的交通事故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调整研发重点于1998年开始组织实施IVI (Intelligent VehicleInitiative)计划。 (1)基本宗旨和目标

预防交通事故(特别是碰撞事故)及其引起的人员伤亡提高安全性;以人为因素为基石出防止驾驶员分神;促进碰撞防止系统的研发应用。

(2)正在进行的研发项目 轿车:追尾警告、偏离车道警告。

重型货车:驾驶员磕睡提醒电子控制制动系统;车辆侧翻警告及控制;追尾警告;偏离车道警告。

特殊车辆:偏离车道预防系统(扫雪车或扬雪车)。

交叉路口碰撞预防:信号(停车信号)警告:左转路线建议;侧向间距建议。 除以上IVI计划外美国还有VII(Vehicle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汽车与道路设施的集成)计划由联邦公路局、AASHTO。各州运输部、汽车工业联盟、ITS America等组成的特殊联合机构,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实现汽车与道路设施的集成,并以道路设施为基础,计划于2006年推出可以实施的产品。以及CVHAS(Cooperative Vehicle-Highway AutomationSystems汽车与道路自动化系统的合作)计划提供驾驶的辅助控制或全自动控制。信息获取方式为车载传感器与车一路或车一车间通信其近期的研究重点是:公共汽车快速通过(BRT)系统、交叉路口安全支持系统等。 3.日本Smartway(智能道路)理念

遵循ITS的理念,利用ITS相关技术,如先进的VICS、ETC、DSRC、AHS公路巡航/辅助系统(Advanced Cruise-AssistHighway System)等以及信息与通信技术进行道路基础设施的整合实现智能道路,即Smartway理念。安全新技术的总体进展。 (1)检测路面及环境状况系统

使用传感器或摄像机检测路面状态(干燥、潮湿或冰雪,有无障碍物等):周围车辆及障碍物的距离,车辆的相对’速度;检测周围行人及交通状况夜间则用红外线监视系统在显示屏上指示行人状况。这些检测不断地给驾驶员提供信息或危险状态警告等。

(2)打磕睡警告及唤醒系统

使用安装在驾驶员前仪表板处的小型摄像机及夜间使用红外线扫描装置,监视驾驶员的脸部表情变化,通过微机处理,判别驾驶员是否打磕睡。当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处于危险状态时,即发出警告响声同时还会由空调系统中自动散发出具有提神效果的香气。

(3)高适应性定速巡航系统

定速巡航功能启动后,该系统能根据前方车辆速度及后方车辆的距离,自动减速或加速。该系统比传统装置增加了路面状态感知系统,并用性能更高的微机控制制动系统及调节发动机的供油量。 (4)紧急制动先期警告系统

一般驾驶员在紧急制动时,脚由加速踏板移动到制动踏板时约需0.8s。这一系统可以监视驾驶员紧急制动的先期动作,当加速踏板弹回的加速度达到一定值时,制动灯即亮起,警告后边车辆驾驶员,使后车驾驶员多0.8s对前边车辆状况反应,配备该系统能减少车辆的追尾现象。

(5)火灾隐患或轮胎气压过低的警报系统

该系统能在发生火灾的早期及轮胎气压过低时,给驾驶员发出警告信号,以便及早消除隐患。

(6)改善驾驶员视野的新技术

“十次肇事九次快”通俗地反映了多数交通事故是由于车速高、驾驶员看不准,来不及反应造成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