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法检测抗压强度作业指导书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编写: 批准: 版本/修改状态:A/0 共 4页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程结构中普通混凝土构件抗压强度检测。 2.编制依据: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编制。 3.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3.1检测项目:现龄期(14—1000 d)混凝土抗压强度(10—60MPa ) 3.2技术要求:

3.2.1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不少于10个,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

3.2.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

3.2.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3.2.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 3.2.5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

3.2.6检测面应为混凝土表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或碎屑; 3.2.7对弹击时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进行固定;

3.2.8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 4.试样

4.1单个检测:又可称为逐个检测法,顾名思义对于独立结构、单独构件和某些有要求的结构或构件逐个检测;

4.2批量检测:用于在相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配合比、成型工艺、养护条件基本一致且龄期相近的同类结构或构件按批进行检测的构件,抽检数量不得少于同批构件总数的30%且构件数量不得少于10件。抽检构件时,应随机抽取并使所选构件具有代表性。 5.仪器设备:

5.1回弹仪:一般采用指针直读式的混凝土回弹仪。

本单位配置:(1)HT-225A回弹仪 (2) HT-225回弹仪 5.2深度测量工具:读数精确要求至0.5nm

1

本单位配置:(1)碳化深度测定仪 6.检测程序 6.1试验准备

6.1.1工程检测前,应在钢砧上作回弹仪率定试验。并应符合JGJ/T23-2001的规定。 6.1.2回弹仪率定试验宜在干燥、室温为5-35℃的条件下进行。率定时,钢砧应稳固平放在刚度大的物体上。测定回弹值时,取连续向下弹击三次的稳定回弹平均值。弹击杆应分四次旋转,每次旋转宜为90o。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值应为80?2。 6.1.3回弹仪使用环境温度应为-4~40℃。 6.1.4根据委托要求,按图纸确定结构部位;

6.1.5检测前,检查检测面是否符合本指导书技术要求,不符合的必要时须作处理。并作记录(表面状态、测试角度等);

6.1.6测点宜均匀布置在构件或构件的检测面上,相邻测区间距不宜过大,当混凝土浇筑质量比较均匀时可酌情增大间距,但不宜大于2m;

6.1.7构件或结构的受力部位及易产生缺陷部位,如梁与柱相接的节点处须布置测区; 6.1.8测区优先考虑布置在混凝土浇筑的侧面,如与混凝土浇筑方向相平行的贴模板的一面,如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选在混凝土浇筑的表面或底面; 6.1.9测区应须避开位于混凝土内保护层附近设置的钢筋和埋入铁件。 6.1.10对于体积小、刚度差的构件,应设置支撑加以固定。 6.2测量回弹值

6.3.1检测时,先将弹击杆顶住混凝土表面,轻压仪器,按钮松开,弹击杆徐徐伸出。使仪器对构件混凝土试面缓慢均匀施压,读取指针数值并记录。然后快速复位,重复进行上述操作,即可测得被测构件或结构的回弹值,操作中应注意仪器的轴线始终垂直于构件混凝土的测试面。

6.3.2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距离不宜小于30㎜。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o。 6.3.3每一测区的两个测面用回弹仪各弹击8点,如一个测区只有一个测面,则需测16点。

6.3.4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 6.4碳化深度值测量

6.4.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值。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

2

2.0㎜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

6.4.2碳化深度值测量,在测区表面凿成直径约15㎜的孔洞,其深度应大于混凝土的碳化深度。清理孔洞。同时,采用浓度为1%的酚酞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的边缘处。再用深度测量仪测量已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不应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 9.计算:

9.1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余下的10个回弹值应按下式计算:

Rm?i?10?R1010i

Rm——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

9.2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按下式修正: Rm?Rm??Ra?

Rm?——非水平状态检测时混凝土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

Ra?——非水平状态检测时回弹值修正值,附表1。

9.3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顶面或底面时,应按下列公式修正:

tt Rm?Rm ?Rabb Rm?Rm ?Ratb——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时,测区的水平回弹值,精确至0.1; Rm、Rmtb——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附表2。 Ra、Ra10.结果评定:

10.1结构或构件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可根据平均回弹值及碳化深度,由(JGJ/T23-2001)附录A查表得出,泵送混凝土还应按附表4进行修正。

10.2当有粗集料最大粒径大于60㎜、特种成型工艺制作的混凝土、检测部位曲率半径小于250㎜、潮湿或浸水混凝土,其中之一时,测区混凝土强度值不得按附表3换算,但可制定专用测强曲线。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