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木偶的步态舞》教学设计

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学科 相关 领域 教材 是否已实施

音乐欣赏《木偶的步态舞》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审美活动。“对于低年级学生,从听觉、视觉、视唱、律动、伴奏等多种感官、多种形式全面欣赏、感受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学会聆听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最终培养出具备‘音乐的耳朵’的人,”是本节课的指导思想。 理论依据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依据《音乐学科教育学》中曹里先生的教学理念:“调动多种感官进行音乐欣赏活动”进行设计。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美的同时,发展学习能力,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人音版第六册第三课《童趣》,这一单元的四首音乐作品,都是围绕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展开的学习。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在1910年为他的爱女创作了一套共六首题名为《儿童乐园》的钢琴曲集,是反映和刻画了孩子的童心世界。学生曾经在第五册学过其中第四首作品《雪花飞舞》,此课《木偶的步态舞》是最后一首第六首作品,乐曲描绘了红脸黑发、头发纵然、表情奇特的黑人小木偶滑稽的音乐形象。作品通过切分节奏、倚音,细腻刻画出小木偶机械、滑稽的动态特征,通过旋律、速度上的变化与对比表达小木偶的情绪、情感的发展,让人产生故事的联想。三部曲式结构中一、二段的情绪对比和一、三段的

1

音乐欣赏《木偶的步态舞》 音乐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三年级 感受与鉴赏领域 书名:音乐第六册 出版社:人音社 出版日期: 2006年 1月 是 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

首尾呼应更加鲜明的烘托出小木偶的形象,同时作者在这首作品中吸收了黑人音乐中的元素,使得音乐形象更加富于动感,富于童趣。

将这首作品放在“童趣”这一单元,能更好的突出单元主题,让学生们充分感受音乐中所表达的对童年的畅想与赞美,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兴趣爱好,易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本课教学除了选用了教材提供的钢琴曲之外,教师还为学生提供了管弦乐的演奏音响,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不同乐器、不同演奏形式对于刻画音乐形象的不同作用,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二)学生情况分析

1、本班三年级学生能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善于模仿表演动作;能听辨节奏、速度、旋律,有了一些曲式结构等相关知识基础;同时三年级学生对“童年”这一主题很感兴趣,易于对作品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这些都是引导学生欣赏此作品的优势。

2、低、中年级学生喜欢漫无边际地进行想象,有时会忽略对音乐要素本身的聆听与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带有明确目的地去聆听,有依据地进行想象,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

欣赏课《木偶的步态舞》,教师运用:演示法、聆听法、歌唱与律动法三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师范唱范奏的演示,使静态的乐谱变成动态的音响丰富学生感性认识;歌唱练习不仅让学生感受音乐,也使其形成和完善音乐技能技巧,发展了音乐能力;切分音的律动练习和小乐器伴奏练习,使学生用肌肉和心灵感受节奏的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 (四)技术准备:

钢琴、计算机、投影设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用谱、教师演奏用谱、小乐器(铃鼓、手铃)。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对策

1、教材中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一共有两首,分别是:第五册的钢琴曲《雪花飞舞》、第六册的钢琴曲《木偶的步态舞》。本课之前,学生虽然在课堂上接触过德彪西的1首乐曲,但是由于时间太久,他们对乐曲旋律、演奏形式、标题、出处以及作曲家的记忆未必那么牢固。通过复习和教师讲解来解决。

2

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

2、《木偶的步态舞》的旋律虽然活泼,但是演唱旋律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很大难度,所以依据教科书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本课仅限于随音乐旋律哼唱。在学生哼唱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与相应帮助,如:用钢琴弹旋律、师生共同哼唱、用手势画旋律引领学生唱准旋律。 三、教学目标设计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乐曲《木偶的步态舞》主题旋律所表现的活泼、欢快的音乐氛围,感受音乐带给童年的快乐。使学生进一步喜欢德彪西及其音乐作品。

2、“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乐曲《木偶的步态舞》的作者是法国的德彪西。能动情哼唱音乐主题旋律,感受音乐中切分音节奏和倚音的弹奏是表现小木偶机诫、滑稽、夸张的音乐形象的,在听辨音乐的基础上运用小乐器伴奏和肢体语言表演,进一步理解音乐形象。

3、“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地聆听《木偶的步态舞》这首音乐作品,通过音乐要素感受音乐情绪;通过听、看、唱、演、奏等音乐活动,启发学生对音乐进行想像与理解;并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活动中大胆表达见解,自信地进行音乐表现。 教学重点:

学生能准确把握乐曲《木偶的步态舞》主题旋律所表现的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能听出各种音乐要素的特点并对小木偶形象和活动进行联想。 教学难点:

演唱旋律、乐器伴奏、动作模仿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流程图 木偶表演导入课题

教师即兴表演木偶,初步聆听音乐片段 关于作曲家和音乐出处 教师演奏乐曲,学生初步感受小木偶的音乐形象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