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Machine Design & Manufacturing and Their Automation
(门类:工学,二级类:机械类,专业代码:080301)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技术问题的基本素质,能在企业从事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机电设备的控制监护,或在相关行业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传授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及电子技术、机电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重视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机电设备控制监护、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与开发及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并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经济管理、法律、国防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学、力学、机械学、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基础、计算机及信息化技术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工程及设备的管理、安全、质量和效益观念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 6、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能力;
7、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电子学、计算机科学。 四、主要课程/学位课程
主要课程: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训、社会实践、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单片机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六、修业年限 3~6年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八、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时、学分分配
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表
类 别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额定院定选修课 额定校定选修课 合计 项 目 门数 15 12 3 30 学时 1228 676 148 360 90 2502 比例 49.08 27.02 5.92 14.39 3.60 100.00 学位课 门次 14 8 2 24 学分 50 23 4 77 学时 904 474 72 1450 各学期各类课程额定学分分配表
类 别 学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3 8 3 1 8 23 六 5 4 7 1 4 21 七 2 4 8 7 21 八 18 18 合计 74 34 8 20 5 37 4 182 所占比例(%) 40.66 18.68 4.40 10.99 2.75 20.33 2.20 100.00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额定院定选修课 额定校定选修课 实践环节 创新学分 合计 九、各教学环节的要求和安排
18 26.5 15.5 11 3 2 5 9 0 1 1 2 1 21 29.5 21.5 23 1、理论教学
各门课的理论教学(授课、习题集、实验等)应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按学期授课计划实施。 从三年级开始,每学期至少安排一门课采用外文教材、双语授课或阅读外文资料书。
必修课进行考试;选修课有的进行考试,有的进行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