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药物分析重点总结

指示终点方法:酚酞指示液

滴定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sol ?????????终点 (3)操作: S???中性乙醇酚酞NaOH滴定 取本品约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1/L)滴定。每l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1/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4)计算:

T?cM0.1?180.16??18.02mg/mln1

c?10?30.1?100%含量%?

TVF?100%?W18.02?V?W

(5)讨论:①中性乙醇 溶解阿司匹林且防止酯键水解。“中性”是对中和法所用的指示剂而言

②优点:简便快速

缺点:酯键水解干扰(不断搅拌快速滴定) 酸性杂质干扰(如水杨酸)

③适用范围:合格原料药(不能用于含水杨酸过高或制剂分析)

二、水解后剩余滴定法 USP. BP

(1)原理:药物结构中的酯键在氢氧化钠中可定量水解。在定过量氢氧化钠滴定液中,加热使酯键完全水解,剩余量的氢氧化钠用硫酸滴定液回滴定。反应摩尔比1:2

(2)测定条件:

溶剂: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

19

指示终点方法:酚酞指示液 滴定液:硫酸滴定液(0.25mol/L)

(3)操作: 取本品约1.5g,精密称定,置烧瓶中,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1/L)50.0m1,混合,缓缓煮沸10min,放冷,加酚酞指示液,用硫酸滴定液(0.25mo1/L)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5mol/l)相当于45.04mg的C9H8O4。

(4)计算:

T?cM0.5?180.16??45.04mg/mln2

45.04?(V0?V)?Wc?10?30.25?100%

含量%?T?(V0?V)?F?100%?W

(5)讨论: 优点:消除了酯键水解的干扰 缺点:酸性杂质干扰

三、两步滴定法(阿司匹林片、阿司匹林肠溶片)

(1)原理:阿司匹林片剂中除存在其水解产物水杨酸及醋酸外,在制剂工艺中添加了抑制阿司匹林水解的稳定剂酒石酸或枸橼酸,为消除其干扰采用两步滴定法:第一步中和制剂中酸性水解产物和酸性稳定剂(同时中和阿司匹林的游离羧基),第二步水解与滴定,即水解后剩余滴定法。反应摩尔比1:1

(2)测定条件:

溶剂: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 试剂: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指示终点方法:酚酞指示液

20

滴定液:硫酸滴定液(0.05mol/L)

(3)操作: 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3g),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振摇使阿司匹林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至溶液显粉红色,再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40m1,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并时时振摇,迅速放冷至室温,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lml的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1/L)相当于18.02mg的C9H8O4。

(4)计算:

T?cM0.1?180.16??18.02mgmln1

18.02??V0?V??c?10?30.05?W?100%T?V0?V?F?WW标示量%??100%?标示量

W标示量

(5)讨论: 优点:消除了酸性杂质的干扰,降低了酯键水解的干扰

五、盐酸普鲁卡因

OONCH3·HCl

CH3 NH2 C13H20N2O2·HCl 272.77

21

1.鉴别:

(1)具有芳伯氨基,可采用重氮化-偶合反应鉴别;

(2)具有脂烃胺侧链,有弱碱性,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反应进行鉴别; (3)具有酯键,易水解,可用水解及水解产物反应鉴别; (4)为盐酸盐,可用氯化物的反应鉴别。

3.具有酯键,易水解产生特殊杂质对氨基苯甲酸,Ch.P.采用HPLC法检查。 4.含量测定: Ch.P 亚硝酸钠滴定法

(1)原理:该药物分子结构中具有芳伯氨基,能够在盐酸酸性的条件下与亚硝酸钠定量生成重氮盐,可用永停滴定法指示终点,反应摩尔比1:1。

?-l2H2O Ar-NH2?NaNO2?2HCl?Ar-N2Cl ?NaC?(2)测定条件:

溶剂:水和盐酸溶液

试剂:盐酸,KBr(溴化钾为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指示终点方法:永停滴定法、电位法、内指示剂法、外指示剂法 滴定液: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

(3)操作:取本品约0.6g,精密称定,照永停滴定法(附录ⅦA),在15~25℃,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7.28mg的C13H20N2O2·HCl (4)计算:

T?cM0.1?272.77??27.28mg/mln1

c?10?30.1?100%含量%?

TVF?100%?W27.28?V?W

(5)讨论:重氮化反应速度相对较慢,故滴定速度不宜太快,为避免滴定过程中亚硝酸挥发和分解,滴定时宜将滴定管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一次将大部分亚硝酸钠滴定液在搅拌条件下迅速加入,使其尽快反应,再将滴定管尖端提出

22

液面,用少量水淋洗尖端,再缓缓滴定。 (6)永停滴定法(附录ⅦA)

用作重氮化法的终点指示时,调节R1使加于电极上的电压约为50mV。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置烧杯中,除另有规定外,可加水40ml与盐酸溶液(1→2)15ml,而后置电磁搅拌器上,搅拌使溶解,再加溴化钾2g,插入铂—铂电极后,将滴定管的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或0.05mol/L)迅速滴定,随滴随搅拌,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的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水淋洗尖端,洗液并入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至电流计指针突然偏转,并不再回复,即为滴定终点。

六、异烟肼

OHNNH2

NC6H7N3O

1、化学鉴别 (1)结构性质:

①具有吡啶环,可发生开环反应

②具有吡啶环氮原子,有碱性,可与沉淀试剂发生沉淀反应; ③具有酰肼基,有还原性,可被氧化剂氧化,也可与含羰基试剂缩合;

2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