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支付与结算》课程标准

《网络支付与结算》课程标准

总学时数:46

其中,实践学时:14

学分:3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网络支付与结算》是电子商务专业的骨干课程。完善的电子商务依靠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足鼎立。资金流是支撑电子商务发展不可或缺的“三足”之一,也是目前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之一。其主要阐述了电子货币的产生、发展、各种类型电子货币的特点,网上支付的方式、手段、性能特点及业务流程,网上支付工具的使用、网上支付涉及的相关协议等。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其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网上支付的原理和业务流程、网络支付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安全事项,为将来从事电子商务的经营与管理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按照“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来设计、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学时数。

学习程度要求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会”等用语来表述。“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能”或“会”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的起源、掌握基本概念及其特性、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基本模型;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对现代社会在文化、生产、生活及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掌握电子货币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应用;理解银行的电子化过程,了解中国的金融电子化建设状况;掌握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系统、网上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网上电子支付工具等方面的基本业务与技术的特性、功能和流程;理解网上电子支付与结算的技术标准及其安全协议与管理特点;理解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作用;理解网上电子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和相关的法律问题。

(二)能力目标

掌握、分析主要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业务流程的能力;掌握、分析各大银行的网络银行业务及流程的能力;熟练使用第三方电子支付工具、各大银行的网上电子支付工具的能力;给定工作任务后,按照其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学过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需要完成

的工作任务中等。包括制定工作计划、角色分工、工作过程的自我控制和管理以及工作评价等等。

(三)素质目标

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包括如何与他人相处、交流和沟通等;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良好心态,具有自我相处的能力;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的责任心。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习情境或项目

子情境或子项目

学习内容或具体工作任务

教学要求

教学方法建议

1. 走进网上支付与结算

2. 网上支付安全与法律问题

3. 电子支付工具 网上支付基础

电子货币与银行电子化基础

网上支付安全概述 网上支付安全技术

信用卡、智能卡

列举日常生活中传统支付的种类、网上支付与结

算的例子、图示网上支付的基本流程、讨论网上支付与传统支付的优缺点

电子货币的概念、分类、功能和特点的理解;银行电子化系统的构成、分类和系统特点的掌握。 讨论网上支付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法

防火墙的安装、设置、使用; 凯撒密码的应用;

讨论私有密钥加密技术和公有密钥加密技术的优缺点

说明银行卡的分类方式及每种分类的类型;描述

借记卡、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的区别和联系;说明信用卡物理结构的基本内容;信用卡网络支付模式;信用卡网络支付运作流程。

了解网上支付与结算的兴起和现状,掌握网上支付的概念、特征、种类、基本流程和基本模式;掌握网上支付与传统支付优缺点的比较;掌握网上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基本功能;

理解电子货币的概念、分类、特点和功能;了解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电子银行和银行

电子化的产生与发展;掌握电子银行的系统构成;掌握银行电子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理解网上支付的安全需求和面临的安全问题;掌握网

上支付的安全策略的主要内容和安全问题的解决办法 理解防火墙的概念,掌握防火墙的功能、组成、类型和优缺点;理解凯撒密码的原理;理解私有/公有密钥加密技术的定义、应用原理和优缺点,掌握私有/公有密钥加密技术应用过程;掌握私有密钥加密技术和公有密钥加密技术的比较;理解数字信封、数字摘要和数字签名的概念、应用原理、特点和应用过程

了解银行卡的产生、发展和应用领域;掌握银行卡的分类;掌握借记卡、贷记卡和准贷记卡的概念,掌握这三者的区别;掌握借记卡和贷记卡的物理结构;理解信用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掌握信用卡网络支

讲授法、举例法、演示法、比较法、分组讨论法 讲授法、举例法、演示法、比较法、分组讨论法 讲授法、举例

法、讨论法 讲授法、演示法、比较法、举例法、案例法、体验法

讲授法、举例法、比较法、演示法、案例法、角色模拟 课时

2

2 2

4

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