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灿烂在六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四)

2019版灿烂在六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四)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7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 文言文(40分)

(一) 默写(15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 青山绿水,__________________。(白朴《天净沙·秋》)

3.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捕蛇者说》) 【答案】1.秋风萧瑟

2.白草红叶黄花 3.留取丹心照汗青 4.入则无法家拂士 5.其余则熙熙而乐

(二)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 诗中“乡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一首七律的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 B.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黄鹤楼生发的联想和感慨,虚实结合。 C.诗的五六句写诗人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让自己流连忘返。 D.诗的七八句诗人在所见的江上朦胧的晚景中抒发了日暮思归的缠绵愁绪。 【答案】 6.故乡、家乡 7.C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8-10题(9分)

(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选自《醉翁亭记》)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8.乙文的作者是 朝的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根据选文,完成题目。

(1)甲段中的“太守”指的是 , 乙段中的“二者之为”可概括为“ ” (用文中语句)(2分)

(2)对上述两篇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文作者都在记叙、描写后直接抒发了自己要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 B.两文作者都通过寄情山水景物来勉励自己,用一份豁达来排遣谪居的苦闷。 C.两文作者都通过对比写出了自己在面对逆境时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D.两文作者都把“民”作为立足点,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

【答案】 8.宋 范仲淹

9.宾客们懂得跟随太守游山的欢乐,却不懂得太守是把众人得欢乐当作欢乐。 10.(1)欧阳修 以物喜,以物悲

(2)D(A甲段并没有直接抒发;B乙段还勉励朋友滕子京;C甲段并没有通过对比来抒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唐太宗不徇私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归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納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而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注释】①中外:朝廷内外。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自陈尝在秦王幕府( ) (2)不得独私故人(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的意思。(2分) 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 13.根据选文,完成题目。

(1)文末写“相寿流涕而去”的作用是 。(3分) (2)文中的唐太宗是一个 的人。(3分)

【答案】

11.(4分)(1)曾经 (2)旧,以前的

12.(2分) 恐怕人人都想依仗与您的私情而罔顾法律,这足以使善于劝谏的人心寒。

13.(1)(3分)以此交代故事结局,表明唐太宗并未因私情而偏袒赦免他的罪,突出了唐太宗能够听取臣子意见,不徇私枉法。 (2)(3分) 善于纳谏 公正严明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交友之道

①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朋友的重要。《诗?小雅》言:“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说明朋友的至要。《孟子?滕文公上》载:“出入相友”,说明朋友的必要。朋友的重要、至要、必要,在古人看来,是“友也者,友其德也”的。所以,与朋友交,就要只取其长,不计其短。也就是说,交友要有选择,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

②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交友呢?

③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朋友的。对朋友,古人们看得很重,认为是“五伦之一”,是“平居可与共道德,缓急可与共患难。”并认为,“友则两相关切。若酒肉饮博,相与往还,此党也,非友也。”(蒲松龄语)所以,择友,就要或道同相助,或品德相亲,或学问相成,或气节相感,或然诺相信,或才技相合,或诗文相尚等,要两相共赢,昭昭可鉴。毕竟,择友______志趣相投,互为“人镜”,补充提高,____能获取增加一倍的智慧,放大一倍的力量,才能如同读一本圣贤经传,或一篇名人诗篇,使身心得到滋补,境界得以升华。而这,是从一般人那里难以得到的。

④交友之道关键是取友。世间尽管有“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的交友取友之道,但取友毕竟是取优,故不可等闲视之、草率取之。自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慢热型”的居多。这种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很可能是遇上了“见面熟”。这种“见面熟”式的朋友,当你遇到挫折,甚至将要掉进深渊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住你;当你一帆风顺,甚至头脑发热有点得意忘形而误入歧途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指引你。取友,就是要智可以砥砺,行可以辅弼,有了错误可以指正。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中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这“六个一”,全在人生的关节点,道出了取友的最佳点。所以,对贫贱之交、生死之交,不仅终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终一契之。

⑤交友之道重点是结友。结友要结真友。无疑,在生活中,友有面友、真友之分。面友者,友而不心也。真友者,生无请言,死无托辞也。交友就要交真友。真友是需要风浪的考验、时间的检验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年年顺意,事事行时。在遇到人生的逆境、背时,才能对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这方面的教训很多。 。这就警示人们,饮酒要饮醇,结交要结真。否则,不仅自己会吃尽苦头,而且连残至死都不知啥个原因。

⑥交友要交优。只有多看朋友的长处,把朋友的长处吸收为自己的长处,从而让朋友的优点、优势也能体现在自己身上,才能在人生路上肩并肩手挽手,共谱新篇章。 14.根据上下文,以下填入第③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是( )(3分) A.不仅……而且…… B.只有……才……

C.因为……所以…… D.虽然……但是……

15.文章开头引用俗语以及古籍中的相关文字,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6.下面A、B两段文字,哪一段适合放到第5段空格中,请说明理由。(6分)

A.如战国中期有一对同习兵法、一师之徒的同窗朋友孙膑与庞涓,由于孙膑的才能略高一点而招致庞涓嫉恨在心,以至利用自己先到魏国并深得魏王重用的机会,密招孙膑入魏,口言善,说是要向魏王力荐;身行恶,实则借刀杀人,对孙膑施以膑刑(古代剔除膝盖骨的酷刑),“断其两足而黥之”,使孙膑成为一个“刑余之人”而不能进入仕途。 B.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时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却高兴地拾起金片;他们曾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贵人坐着气派的车马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选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有人建议将第⑥段开头的画线句改为“交友之道核心是交优”,你觉得有必要吗?请说明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对文本内容理解最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③段说的是,选择朋友关键要互相亲近并且接触密切,想法趣味是否一致不重要。 B.第⑤段,什么是“真友”、什么是“至友”,有时也可用司马迁的“六个一”来判定。 C.第⑤段的“面友”指的是那些表面友好,实则不专一、没有心胸气度的“假”朋友。 D.如果能吸收朋友的的长处和优点,并使之体现在自己身上,那才是交上了“优友”。 【答案】 14.(3分)B

15.(3分)开头用俗语以及古籍(《诗·小雅》和《孟子·滕文公上》)中的语录做道理论据,既表明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交友之道,又顺势自然引出并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同时也为开启下文做引导和铺垫。

16.(6分)选A,A段文字通过举例论证,用孙膑被昔日的朋友庞涓所害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在遇到人生的逆境、背时,才能对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进一步从反面论证了“结交要结真”,也与前后文的“教训”、“吃尽苦头,而且连残至死都不知啥个原因”的文字相呼应。而B段重在说管宁与华歆是由于品德上的不同所以做不了朋友,与此段论述的“在逆境(教训)中识别朋友”这中心不吻合。 17.(5分)(言之成理即可) A有必要。全文是从“交友的重要性”和“如何交友”两方面来层进论述的,3-6段又分别从“择 友”、“取友”、“结友”和“交优”四个角度来述说交友之“道”,改后能使段落首句的句式更整齐,条理更清晰。 B没必要。全文先提出了“交友的重要性”,3-5段用较为工整的首句从“择友”、“取友”和“结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