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估值方法比较与估值倍数(金融类企业面试有用)

.

转帖]财务分析与估值指标小览

利润率—你投资的上市公司真的赚钱吗?

翻开上市公司的报表,投资者最先关注的可能就是公司的利润率,以及利润率的变化趋势了,因为这暗示着公司运作是否按正常且正确的道路前进。投资者喜欢那些高利润率的、并且利润率快速增长的公司。如果细分来看的话,下面三项是我们应当一一关注的:

· 毛利率(Gross Margin):毛利率是几项利润率计算中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一个,其公式为:(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销售收入。毛利率很好地诠释了公司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情况。但它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因为其公式中的销售成本并不包括产品销售所花费的所有费用,比如:出售、销售管理费用(Selling and General Administrative Expenses,SG&A)、研发费用(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s,R&D),等。

· 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EBITDA Margin):EBITDA率比毛利率更能反应公司主营业务运营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其公式为:EBIT利润率=(EBITDA – 折旧及摊销)/ 净营业收入 =(税后利润 + 所得税 + 利息支出 + 折旧及摊销)/(总收入 – 销售折扣与折让 – 营业税金及附加)。

·净利润率(Net Margin):净利润率反应了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其公式为: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净营业收入。由于净利润容易受到各种会计政策的影响,如一次性费用等,因此经常需与其它指标结合考虑

盈利能力指标—你投资的上市公司是盈利高手吗?

常用的盈利能力比率有:净资产回报率(ROE,反映仅由股东投入的资金所产生的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ROA,反映股东和债权人共同的资金所产生的利润率)、投资回报率(ROI,指达产期正常年度利润或年均利润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

股票价格和估值—这家上市公司值得投资吗?

股票价格总是围绕其价值运动。因此,即便高达100元一股的股票也有可能是低估的,1元一股的“廉价”股也有可能是高估的。股票价格本身的高低并不等同于其价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我们经常使用估值倍数来判断股票是否被高估或低估。常用的估值倍数有:P/E、P/B、EV/EBITDA、P/S。

估值倍数的正确使用包括两方面,一是,把某一上市公司当前的动态估值倍数与公司历史上的估值水平相比较,判断其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哪个位置上,是否高于或低于平均估值水平?二是,那该上市公司当前的动态估值倍数与同行业内的其他竞争对手相比较。另外,查看估值倍数是否被高估或低估的时候,

.

.

还应注意该公司是否属于周期性行业(年度、季度、月度),如果是,应当与历史上同一周期阶段的估值水平相比较。

· P/E:市盈率是被广泛使用的估值指标,属于相对估值法,其公式为:(动态)市盈率 = 股价 / 预期每股收益。用市盈率衡量一家公司股票的质地时,并非总是准确的。一般认为,如果一家公司股票的市盈率过高,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具有泡沫,价值被高估。然而,当一家公司增长迅速以及未来的业绩增长非常看好时,股票目前的高市盈率可能恰好准确地估量了该公司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市盈率比较不同股票的投资价值时,这些股票必须属于同一个行业,因为此时公司的每股收益比较接近,相互比较才有效。另外,对于周期性行业,市盈率比较时应注意使用同一周期阶段的数据进行比较。

· P/B:市净率同样是被广泛使用的估值指标,也属于相对估值法,其公式为:市净率 = 股价 / 每股净资产。股票净值是决定股票市场价格走向的主要根据。市净率越高,通常表明公司净资产潜在价值越大,也就是说投资者愿意出更高的溢价来购买这笔净资产,而市净率倍数越低,通常说明公司净资产吸引力较差。与其它相对估值法一样,市净率的合理倍数也可以参考历史平均水平和行业平均水平得到。在确定一个合理的市净率倍数后,再乘以每股净资产,就可以得出市净率估值法下的公司股票合理价格,如果高于市价,说明公司股票可能被低估,可以买入;低于市价,则为高估。市净率并不像市盈率那样被普遍用于给股票定价,而且有适用行业,只有那些资产规模庞大的公司,如钢铁、化工、银行、航空、航运等行业的公司,用市净率来估值才有意义。

· EV/EBITDA:又称企业价值倍数,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公司估值指标,公式为:EV/EBITDA = EV / EBITDA。与P/E等相对估值法指标的用法一样,

EV/EBITDA相对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历史水平较高,通常说明高估,较低说明低估,不同行业或板块有不同的估值(倍数)水平。但EV/EBITDA较PE有明显优势,首先由于不受所得税率不同的影响,使得不同国家和市场的上市公司估值更具可比性;其次不受资本结构不同的影响,公司对资本结构的改变都不会影响估值,同样有利于比较不同公司估值水平;最后,排除了折旧摊销这些非现金成本的影响(现金比账面利润重要),可以更准确的反映公司价值。但EV/EBITDA更适用于单一业务或子公司较少的公司估值,如果业务或合并子公司数量众多,需要做复杂调整,有可能会降低其准确性

· P/S:市销率是与市盈率类似的一种相对估值方法,公式为:股价 / 每股销售额,或总市值 / 主营业务收入。市销率与市盈率的使用方法相同,对公司股票当前合理估值倍数要么来自于历史上经营状况相似时期的市销率倍数,要么与其它类似公司或行业平均市销率对比。市销率一般用在给亏损或微利公司,或公司业绩前景有极大不确定性时估值。此时市盈率对这类公司已经不再适用,只要投资者相信其销售收入可以保持稳定增长,市场份额是稳定的,而且今后公司会扭亏为盈,利润达到行业平均或历史正常水平,就可以暂时用市销率对其股票估值。通常,市销率如果跌倒1倍以下,就可视为低估,3倍以上则是高估。 总结

.

.

投资有其固有的方法,掌握了这些方法,就必定能为你铲除投资道路上的干扰,帮助你获得投资回报。因此,在你买入股票之前,最好先好好学习一下如何分析公司报表,这样才能找到真正值得投资的公司

[转帖]企业倍数估值法

价 值型的投资在于挖掘企业内在的价值,在企业市值低于其历史平均水平和市场水平时来判断内在价值是否低估。这也是企业和股票投资价值的体现,正如我们此前所 讲过的周期股一般,在其进入盈利周期底部时进行投资也是一种对其价值的挖掘和发现。对企业内在价值的判断的方法多种多样,今天投资百科网要提到的是采用企 业倍数(Enterprise Multiple)的方法来进行价值类投资的发现。

股票的价值评估

股票投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股票的价值,而对于股票价值的评估方法实在是多种多样:市盈率估值(P/E)、市净率估值(P/B)、企业价值(EV)、息税及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企业倍数(即EV/EBITDA)等等。PE估值强调的是对公司盈利的预期和把握、PB估值则是从公司净资产的角度出发,而企业倍数则通过EBITDA这 个指标着重体现了公司当前业务盈利的能力的强弱。每种估值方法都有自身的缺点所在,企业倍数也不例外,但由于企业倍数扣除了税、利息、折旧和摊销政策的影 响因素,相对可以比较好的展现公司主业的盈利能力。由于价值型公司一般属于业务已经进入稳定期,盈利再投资的扩张需求相对较小,财务结构和折旧等方面比较 稳定,因此,采用企业倍数来进行价值型公司的挑选有一定的优势。

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Enterprise Value)是一个企业所有资产价值的体现,而根据最基本的资产定义:资产等于所有者权益加上负债的总和。因此,企业价值也分为两块来看待,所有者权益的价值一部分体现在通过股票价格表现的公司市值,另一部分是少数股东权益;而债务部分的价值等于总负债减去现金及等价物。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是反映了股东、债权人在内的所有出资人的价值体现。

息税及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

顾名思义,所谓息税及折旧摊销前利润是在扣除利息、税、折旧费用、摊销之前的利润情况。计算EBITDA是有捷径的,首先在利润表中找到营业利润,加上财务费用、再加上折旧和摊销(折旧和摊销在公司现金流量表或附注中可以找到)就得到了EBITDA。需要注意的是国外的营业利润就是息税前利润(EBIT)没有扣除财务费用,只需要加上折旧和摊销即可。

企业倍数的运用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